地球有四极,一南一北的南极北极;一高一低的青藏高原和大洋深处,又有多少人能踏足这些极度的环境?
高寒、缺氧、高压、生命“罕至”……极端环境是“四极”的共同特点,因此,“四极”人迹罕至,除了专业科考队员,人们知之甚少……
由新华社5位年轻记者业余客串了一回科考家,深入腹地,用笔和镜头记录讲述了他们登峰造极的亲历故事,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最新出版了我国首套“四极”丛书,引领读者走进了可梦不可及的“四极”世界。
五记者见证极地科考
极地拒绝生命,但人类并未因之而却步,对她们的探知欲望相反更加强烈。
近年来,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等有关部门组织了北极科学考察、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第22次南极科考、珠峰复测、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等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作为全程参与“四极”考察仅有的两家媒体之一,新华社5位年轻记者李斌、张景勇、杨维汉、邱红杰、张宗堂参与见证了“四极”考察。他们和考察队同行,同吃同住同劳动,挑战严酷环境和生命极限,探寻极端境地,发现极地故事。
5位记者有的在海拔5000多米的珠峰脚下坚守岗位两个多月,有的穿越平均海拔5000多米且氧气含量“减半”的可可西里核心地带;有的历时近百天,行程两万余海里,穿越大西洋和印度洋腹地,实现了几代海洋人“挺进三大洋”的夙愿;有的行程近3万公里,在南极“白色大陆”工作生活了两个多月,并两次进入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地区;有的在北冰洋上直面北极熊;有人掉落万丈冰渊……
所见所闻非常珍贵
终于,他们的极地亲历诉诸笔端,《二探北极》、《探秘高极》、《迷津深极》、《咫尺南极》——科考丛书在他们的笔下诞生。
这套丛书不仅图文记录了一个个鲜为人知的考察故事,而且装帧精美,配以全彩印刷,展现了自然和万物的鬼斧神工,以及天地与海洋的辽阔壮美,带给读者知识的同时也献上了新鲜的视觉愉悦。
中科院地学部原副主任、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副主席汪品先院士说,此前,国内曾经出版过多种南北极以及青藏高原考察的书籍,但是包括深极在内的“四极”书籍,这还是第一次。尤其是由亲历考察的记者根据所见所闻撰写而成,更是难能可贵,它帮助人们零距离地接触了地球之极。
神游“四极”艰苦并快乐着
北极考察——1999年和2004年,李斌两次跟随考察队前往北极地区进行考察,一次是前往北冰洋,一次是前往挪威黄河站。冰上“直面”北极熊、有人掉落万丈冰渊、海鸟目中“无人”……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也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
珠峰复测——在海拔5000多米的珠峰脚下,张景勇随测量、登山、科考队员坚守岗位两个月。面对高寒缺氧、人和电脑都“呼吸”困难的严酷环境,在大批队员和记者被送下山去治疗时,他仍然坚持每天敲动键盘,传递消息。
穿越可可西里——在平均海拔5000多米、氧气
含量“减半”的高原上,连健壮的司机和厨师都中途折返,血氧饱和度一直“不饱和”的杨维汉却和绝大部分队员一样善始善终,坚持到底,赢得了胜利。回来时,“蓄积”满脸胡子的他,已经改头换面,从接机的同事眼前走过,竟没人认出来。
环球大洋科考——“大洋一号”考察船2005年冲出中国海,几代海洋人“挺进三大洋”的夙愿终于实现。邱红杰随船两过赤道,穿越大西洋和印度洋腹地,历时近百天,行程两万余海里。这次中国航海史上空前的航行,也是向600年前“郑和”们的致敬。
南极考察——这是新华社记者17年后重访南极大陆。130多天里,张宗堂随考察队从亚洲东岸到地球南端,行程近3万公里,在“白色大陆”工作生活了两个多月,并两次进入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地区。考察的艰辛与欢乐、极地的壮美与神奇,都在笔下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