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四月出生,从小在北京长大。小学过得很快乐,初中学得也不差。前年三月二十四日,胸腔肿瘤闹开啦。从此搬进医院住,从此医院成我家。化疗开刀打点滴,针刀针枪朝我扎。有生有死有意思,想你想我也想他。我爱我恨我享受,我看我写我描画。”这首小诗是天才少年子尤在博客上的开场白。他在博客上留下的最后一篇文章,题为《生亦漂亮 死亦漂亮》。这样一个从不畏惧死亡的漂亮少年,在10月22日凌晨,漂亮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天才神童文字惊人
吴子尤是一个早慧的孩子,童年的他在父母的眼里简直是一个神童,尤其在文学方面,他早早就显示出了天赋。4岁时,子尤就迷上了听故事,5岁开始模仿相声,6岁爱上了看电影,8岁开始写文章,9岁开始写诗,曾获“世纪杯”、“春蕾杯”征文大奖。
子尤的母亲柳红常常回想起6年前的一天:“2000年2月29日下午,我们去万圣书园。子尤拿起一本傅雷译的《米开朗基罗传》翻看,突然走到我身边说,‘我的诗兴来了,我要写诗’。过一会儿,又说,‘快给我一支笔,不然我的诗就要跑了’。后来,他坐在一张桌子旁写下了一首诗。”这就是天才的子尤。
2003年9月,13岁的子尤进入北大资源中学。父母离异后,子尤便和妈妈相依为命,但这并没有改变子尤要走的路,自由、宽松的环境仍伴着他成长。
可是在2004年3月,子尤因患纵隔恶性肿瘤而住进医院,成功手术后又在化疗时被查出患白血病。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经历了“一次手术、两次胸穿、三次骨穿、四次化疗、五次转院、六次病危……”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子尤却毫无惧怕,面对媒体采访曾说:“只有在病房,才能体现一个真我。”
患绝症的子尤,不仅没有被病痛打败,反而更加发奋写作。他病后创作的《让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一文,对“周国平哲学”提出大胆质疑,令他声名鹊起。
2005年,他的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合集出版,书名充满斗志,叫《谁的青春有我狂》。“这是一本非常精彩、有趣的作品集。里面详细记录了我14岁的所思所想。这一年,有两个词汇布满我思绪的每个角落,即疾病与女生。疾病代表着苦难,女生预示着希望。身在病房我与疾病为伴,享受不尽;和女生一起,则初尝思念的滋味。”著名作家邵燕祥读了他的书后,发出感叹:子尤的文字让成年人惭愧。
该书出版后,子尤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南方周末》、《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都采访过他,感动了无数读者。
生命态度令人震动
子尤向来爱笑,对可笑之事敏感,常常笑得在床上滚去滚来。每一个心事重重走近子尤的人,都眉开眼笑地离开。子尤曾经写信给朋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惊心动魄,这是外人看到的情景。我要做的只是冷静面对,张开双臂迎接每一天。在疾病之神不停地将死亡的烟花爆炸在我头顶时,我却每日高歌着……”
因为化疗而剃光了头发后,每次见人和出门,子尤都要求包头。漂亮时尚的包头布,妈妈准备了十几条。化疗时子尤开始吐血,而他却开玩笑说,“自己真是呕心沥血啊!”
子尤在与病魔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昂扬的青春活力,不知感染过多少人。他在文章中写道:“上帝准备送一个金灿灿的肿瘤给一个人,送给谁呢?他怕胆小的人支持不住,又怕坚强的人平淡地忍受,所以要送给一个乐观的人,而乐观挺下来的人,光笑没有回味,他就准备送给我,我是超越一切的!我把这叫享受。”子尤乐观、快乐地享受病痛,曾让许多人含着眼泪微笑。
子尤的博客是从2006年1月17日开始记录,到9月17日停止更新。在整整8个月的日子里,16岁的少年子尤用热情、乐观、文
字与生命赛跑。
在病床上,子尤看了李敖的书和电视节目,逐渐喜欢上李敖并给他写了一封信。2005年9月,李敖在北大演讲结束后,专程到医院看望了子尤。子尤对李敖说:“在我这个年龄,我已经超过你了,因为我得的病比你多。”李敖说:“你这么乐观的态度,相信病对你不算什么。”子尤向李敖赠送了《谁的青春有我狂》,并提诗:你也曾青春似我,我也会快意如你。
《生亦漂亮,死亦漂亮》是子尤在博客里留下的最后一篇文章的题目,文章是子尤读《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美国心理学家为他患乳腺癌去世的妻子崔雅所写)的感想。子尤说:“人们经常策划庆典像结婚、毕业、生日等等,我倒觉得,不如策划一下死日。崔雅是在众人的爱中安详死去的,没有一丝遗憾。她死得漂亮,风雨大作,天地为她送行!这样的死,有什么不好?她创造了真正的奇迹!”写这篇文章时,子尤的情况一直不太好,3天后就发病住进医院。被抢救过来后,子尤的血象很低,身体状况很差,可当有朋友希望他为自己刚出的书写书评时,他一口答应。妈妈劝他:“你现在这个样子,就不要写了。”他却开玩笑地说,自己最会写这种高屋建瓴的东西了。那时的子尤应该不会知道,在一个月后他自己就会离开这个世界。
在玫瑰花瓣中告别
2004年子尤发病时,认识了“吉祥三宝”一家,他们常到病房为他唱歌,子尤则以朗诵诗歌回报。最近,诺尔曼给子尤的诗《秋雨沙沙落》谱了曲,准备以“尤曼组合”的身份推出这首歌,谁知刚录了两段,子尤就走了。临终前,子尤给关心他的人们留下了一句话,“这个故事会怎么收场呢?”这成了子尤临终的遗言。
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子尤的同学跟着诺尔曼,反复吟唱《秋雨沙沙落》。诺尔曼还唱了一首《烛光》,这是她自己作词作曲,专门为子尤写的歌。母亲柳红用自豪的微笑取代了眼泪。她说:“孩子,你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10年,甚至一辈子要做的事情,你让妈妈感到满足。”子尤喜欢玫瑰,每个来送别的人都可以领一朵玫瑰,然后把花瓣洒在他的身上,让他漂亮地离开。
子尤离开的那个上午,他的几个朋友通过子尤的博客,发布了消息,引起网络的集体悼念,仅在博客上的留言就达到了800多条,邵燕祥、郑渊杰、何怀宏、邓正来、宁财神、韩寒等不少文化名人也纷纷在博客上发文,对子尤的离去表示惋惜。
一个年轻的生命,他带给这个世界的是深深的感动与思索。“子尤释放出来的坦诚、热情、快乐能感染身边的人,有一种温暖能让人性格中被扭曲的部分松动。”曾经采访过子尤的陈鲁豫沉痛地说,“子尤会永远地笑下去,他的热情让人会忘记他是个带病的孩子。总觉得在他身上会有一个奇迹,而不是这样的结局。”
一直狂放的韩寒也在他的博客上说:“他在他的文字一直停留,当我们想念他,就可以见到,这是热爱文学的人所独享的。送给他一首我很喜欢的歌,汪峰的《美丽世界的孤儿》。任何真正的作者,都是独立于世的孤儿,既然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死只是彻底的独立,安静的思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