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1版:运动·天地
3  4  
PDF 版
· 无声世界 快乐人生
· 凡人“侠客行”
· 鏖战安吉大竹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0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无声世界 快乐人生
■撰稿:本报通讯员 徐小翔 本报记者 杨 静 ■摄影:尹炳炎
  在西湖边众多晨练者中,七十多岁的赵三珠比较特别,她从小失聪,队友们很少人能了解她的内心世界,但却能深刻体会到运动带给她的快乐。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两天的清晨,站在西湖边感受到的是阵阵凉意。周六早上六点多,赵三珠早早地来到了钱王祠前的空地上,这里是杭州柳莺剑队约定的健身点。队友们还没有来,赵三珠一个人先打起了太极拳。

  ■无声世界尝苦涩

  赵三珠是缙云人,家中兄弟姐妹共有八个,因在姐妹中排行老三,父母给她取名“三珠”。本应是掌上明珠,可是三岁时的一次高烧,让她备尝童年苦涩,也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

  “那一年,我妈发了一次高烧,因为家里穷没钱看病,把脑子烧坏了,失去听力,随后又丧失了语言能力。”赵三珠的女儿马凤英说起母亲的坎坷经历,感慨不已。

  因为身体的缺陷,赵三珠小时候没少受人欺负,直至遇到了马凤英的父亲。跟着他,赵三珠来到了杭州,开始了新生活。生下两儿一女,自己又在糖果蜡纸福利厂有了份稳定的工作,家庭生活虽说比较艰苦,但赵三珠打理得井井有条。

  49岁那年,赵三珠从福利厂退休,身体有些发福,还患有高血压,于是,她投入了西湖边晨练大军中。每天起个大早,在湖边伸伸手、弯弯腰、压压腿,活络活络筋骨。有一回,她发现钱王祠前的空地上有人在舞剑,就着迷似的模仿起来。1994年,柳莺剑队成立,赵三珠成了最早一批队员之一。

  ■银剑舞出新人生

  背着剑的队友们陆续抵达。七点钟,乐曲响起,训练准时开始。持剑而立,赵三珠显得英气勃勃,整套剑法舞得行云流水。

  “当初她学剑,可是真的不容易。”教练谈冲回忆道。因为无法与人沟通,赵三珠的学剑过程只能靠模仿。她的性格又特别倔强,一定要学得满意为止。除了在队里学,回家后又做“家庭作业”加练。赵三珠天性聪明,练得多了也就能比划出个道道来。

  麻烦的还有大家一起时的表演。无声世界里的赵三珠听不到乐曲声,也就无法与大家整齐地开练,或早或迟,或快或慢。队友们教她眼角多扫扫旁边人,时间长了才踏准了节奏。

  自从做了 “剑客”,赵三珠变得更开朗自信了。回到家里,她还当起了外孙的教练,让他习剑强身健体。

  ■自信较真好为师

  在柳莺剑队,赵三珠有位特别要好的朋友,同时又是她的翻译兼代言人,她叫沈婉娥。“因为工作关系我会哑语,所以顺理成章就成了她和队友之间沟通的‘桥梁’。”沈婉娥乐呵呵地接受了“翻译”这个称号。

  虽说是聋哑人,但赵三珠的性格却不孤僻。“她挺好强自信的,老喜欢给别人纠正错误动作。”沈婉娥笑着说,“开始时常常搞得大家关系‘紧张’,每次都得我出面当‘和事佬’,把气氛缓和过来。”如今十多年下来,队友们都非常了解她较真的性格,也就都“附和”起来。“其实,锻炼就是为了开心,活动筋骨就行。平时队里出去搞活动,总会提前给她一张路线图,方便她出行。”

  当有人问赵三珠:“与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是否开心?”她表情丰富飞快地做出了手势。沈婉娥翻译道:“她说很开心。不过她强烈抱怨大家相聚的时间太少太短暂了。”大家一听,又乐了。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