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不仅仅指莫高窟。还有西千佛洞、东千佛洞、榆林窟等,总计洞窟812个。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塑像2000余尊,壁画45000平方米。
史料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一个和尚乐尊在莫高窟开了第一个洞。从此莫高窟经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10个朝代,生生不息。
如此复杂的民间工程,源自百姓对佛的信仰。想像当年众多工匠受聘到这里,一笔一笔描绘心目中佛的图案,虔诚者自己捐出毕生积蓄供养一尊佛像,该是热闹的场景吧。
相隔近千年的工作,谁来供给工匠们吃穿用呢?谁来提供晚上照明的灯烛、绘画用的颜料呢?
是否,这里也曾聚集过一批小贩,从事过最原始的服务业?
人物:朱良贤,眼镜店老板
朱良贤是个特别特别热情的人,所以他的朋友也特别多——走在敦煌的鸣山路,他一会儿拉我们进一家店铺:皮鞋店、毛衣店、衬衫店、理发店……最后我们开玩笑,这条街改称温州路算了。因为这些店的老板,不是他亲戚,就是他朋友,普通话里都带着浓浓的温州口音。
在兰州时已经听说,许多浙江老乡在嘉峪关市、敦煌市做第三产业——朱良贤就是个代表。他1982年就来到敦煌,开了一家又一家眼镜店,带了一个又一个老乡出来闯荡。
身在外地的人们特别团结,也特别注意顶在自己头上的“温州人”招牌。朱良贤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敦煌出了很多打着“温州”牌子的美容店,从事各种交易。他们看到后很愤怒,好多老乡聚集起来,一家一家找老板理论,让他们把“温州”两个字去掉。
“我们温州人努力、团结、讲诚信,到任何地方形象都很好,我们也要自觉维护这块招牌。”
记者手记:
跟一些大老板比,朱良贤不算做得很大。但他在敦煌几十年,积累了一大批朋友,建立了自己的网络。谁有困难就热情相助,谁有项目就大家投资,他们做着最基本的贸易形式。正是众多的他们,撑起了一个无处不在的浙商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