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婕
本报讯 提到小商品市场,很多人都会想到义乌。如今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成了一块金字招牌,义乌人更是带着这块招牌走出浙江。近日,记者来到山东采访,当地工商部门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现在的山东,每个地级市几乎都有浙商投资的市场,有些浙商甚至已经开始着手在县级城市加紧布局。
2003年,义乌人金位海投资4.3亿元在山东文登开建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的这个市场,一开业就在当地掀起了一股热潮。而今年他又再次甩出大手笔,15亿元民资投向齐鲁腹地——济南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在济南章丘动工兴建,义乌模式被其灵活“复制”。
据介绍,在市场的规划蓝图中,章丘市场俨然是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翻版”:市场设计成中心市场、步行街、商业街、仓储物流中心等功能区。同时还规划了国际会展中心、商务中心、文化广场、客户服务园区等商贸配套项目。其中,中心市场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可容纳近5000户经营户,市场将聚集小百货、小五金、小家电、首饰等上万种琳琅满目的小商品。
“我们在市场运营、管理上也将移植、吸纳义乌小商品城的精髓。”金位海表示,义乌模式的内涵就在于市场、产业、城市联动发展。济南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功能定位除了小商品集散地外,还将成为辐射黄河三角洲的大型现代物流中心。一期市场建成后,将首先面向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招商。同时也将分批吸纳山东当地的制造、加工企业进入市场,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
目前,浙商在山东兴建小商品市场已经逐渐掀起一股风潮,如东营义乌小商品市场、淄博义乌小商品市场等遍地开花。
专家指出,这些浙江商人投资兴建的市场,不仅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扩大和拓展了浙江商品的销售空间。在这些市场里,约有1/3的经营户来自浙江,市场中销售的产品将近一半自浙江采购。市场往往将经营户集中组织起来,到义乌和永康等地采购。
据山东省工商局统计,近几年来每年来自浙江的100多亿元资金投向山东,30多万浙商在齐鲁大地捕捉着商机,其中传统批发、零售业尤其是兴建专业市场仍是浙商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