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为何电视向观众
抛去媚眼
· 今天,观众走红地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1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何电视向观众
抛去媚眼

专访浙江广电集团总编辑程蔚东
  本报讯 虽然电视从业者炮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但在面对争夺观众这一残酷的竞争时,他们无法轻描淡写。电视,一个曾经神秘的电匣子,突然在新世纪低下高傲的头颅,以从未有过的亲和姿态向观众抛去媚眼。

  昨天,浙江广电集团总编辑程蔚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举办“首届中国电视观众节”不仅是创办大众节庆活动的创新,也是电视传媒适应技术创新和自身发展规律的必要选择。

  要让观众每天都“走进电视”

  如今充斥在电视荧屏上的各种节会缤纷多彩,但几乎一律是围绕着明星转的模式,在潜意识中淡忘了真正的客体——电视观众。程蔚东表示,广播电视是一种大众文化,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关心与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观众既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忘记观众,要想方设法回报观众。举办首届中国电视观众节是对大众节庆活动的创新,我们试图以这样相对集中的仪式,为观众创造一种新生活方式,来建立与观众的持久联系和情感互动。”

  浙江广播电视传媒中心正在规划中,程蔚东透露,他们将规划一条特别设计的走廊。到时候,不再限于每年一次的“观众开放日”,电视观众每天都可以“走进电视”。

  电视传媒发展规律催生观众节

  程蔚东说,电视开始有所意识,并将观众放到显要位置,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翻开浙江电视发展史,最早的电视节目基本上以“自我为中心”,因为那时观众能看到的只有几个频道,几乎没有选择。程蔚东举例说,那时候,电视中唯一有一点观众意识的节目,就是最原始的“你点我播”,观众在每个星期的生日祝贺歌曲点播中,找到被尊重的感觉。

  很快,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视频道逐步增多,电视竞争开始出现并日益激烈,电视频道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出现微妙变化,观众的意愿开始受到尊重。而现在数字电视,包括IP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的发展,电视播出者想要控制观众变得越来越难,因为观众掌握了自主选择权,并且开始自己制造节目。在这种危机下,程蔚东觉得创办电视观众节,是电视传媒适应技术创新和自身生存、发展规律的必要选择。

  “观众至上”是尊重而非迎合观众

  “电视民生新闻席卷电视屏幕,是中国电视传媒真正集体有意识把观众当回事的开始,是一次重大的进步。”程蔚东说,如今浙江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小强热线》、《范大姐帮忙》、《1818黄金眼》就是最好的范例。

  随后,让观众自己来演电视,就有了《杭州佬》、《本塘第一剧》这样的栏目剧;让观众自己来播新闻,就有了《阿六头说新闻》、《我和你说》这样的方言播报新闻节目;而让草根选手原生态地出现在电视上PK,比赛结果完全由观众短信投票来决定,这样的电视选秀节目更是让观众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颠峰。

  在程蔚东看来,电视观众节的创立,还有一个期待。那就是,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吸收第一手的信息,了解观众的喜好,为接下来的电视节目制作,提供风向标。“收视率调查可以决定一个节目的上下,但那些数字有点冷冰冰,我们更需要背后更多的东西。”

  不过,程蔚东也强调,“观众至上”并不是绝对的迎合观众。“电视观众是多元化的,所以也要满足他们多元的需求,而不是只做单一类型的节目。”

  本报记者 吴秀笔 摄影 本报记者 林云龙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