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埃塞俄比亚电 这几天,志愿者们都在旅馆住着,等待着埃塞各部门的安排。趁着空闲,记者出去逛了逛街,对埃塞有了初步的了解。
很多人都用手机
在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很多人也都用手机。走在街上,我发现MINI BUS(一种小公交车,坐满即走)里很多人都用手机打电话,给我们开车的几个埃塞人也都有手机。听说,这里的通讯网络是中国华为和中兴建的,让我们倍感自豪。
因为中国手机在埃塞使用实在太贵,昨天,我们工作组托当地人买了一个号码。好贵啊,仅一个号码就360多比尔(美元和比尔的比率约1:8.7)。记者算了算,折合成人民币也就是要320多元,的确比在中国买贵多了。不过,他们这里实行单向收费,0.6比尔每分钟。听给我们开车的司机说,在这儿普通工人的工资约三四百比尔每月。
手机是有,但这里的信号还真让人汗颜。今天上午9点多,我们用当地手机联系驻埃塞俄比亚使馆经商处,打了10来个电话都没反应,均显示“连接不上”。“又打不通,郁闷!”急得我们工作组领导团团转。“这很正常。”给我们开车的司机笑呵呵地说。所以,也请读者原谅,我没能传漂亮的照片回来。记得很清楚,第一天我住的地方是中国人开的一家旅馆,条件算不错,老板办公室还能拨号上网,可惜传一篇文章花了我2个小时,照片更是如蚂蚁爬一样。
埃塞小孩能说中文:“清凉油”
清凉油在埃塞很受欢迎,在临出国前,我就有所耳闻。第一天我们刚下飞机,在机场门口,几个埃塞人就迎上来,拿着前面几个志愿者给的清凉油,喊着“CHINA油!”示意跟我们要这个东西。
昨天,志愿者胡蓉也在街上碰到了要清凉油的孩子。几个可爱的小男孩一边伸出手来,一边叫着“清凉油,清凉油”。这让胡蓉很意外,因为那几个孩子嘴里把中文“清凉油”说得相当地道。孩子们说,清凉油很好用,擦上去后蚊子都不敢来咬了,很神奇。
正因为如此,在埃塞,我们给小费只要一瓶清凉油就行了。今天上午,我们从住的旅馆出来到目的地后,给司机两瓶清凉油作为小费。他开心得不得了,说着“thank you,thank you!”连忙把清凉油放进口袋里,如获珍宝。此后还竖起大拇指对我们说“中国神油”!
本报记者 陈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