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7版:人文
3  4  
PDF 版
· 当代中国读者,业已远离经典?
· 编者按:
· 关于现代人的经典阅读,乐观者悲观者均有
· 民族精神,比的是伟大传统的凝聚力
· 既是情感需要,也是智慧启迪
· 经典不能用诺贝尔文学奖来定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讨论现场
关于现代人的经典阅读,乐观者悲观者均有
  李敬泽:我觉得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作家、批评家,需要经常看到《为什么读经典》这样的书,可以让我们洗洗澡,让我们想想文学到底是什么,文学到底有多丰富。

  我们现在关于文学认识的主流看法,包括在读者中的主流看法,差不多全面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之前对文学的看法——文学就是绝对的反应论而且是简单的反应论。说得好听点就是一面镜子,说得不好听就是一面透明玻璃,我们仅仅是为了通过作品看到生活、看到问题才去阅读。

  我们之所以对文学理解狭窄,我想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现在普遍的思想狭窄的一个反映。在网上重要的不是写一万字的文章论述这个问题,而是先把结论拿上来,把你的表态拿出来。现在我们对世界的一切看法都是如此,被我们自己训练成如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网络给我们许诺了一个如此灿烂的未来,但是我还是在他们许诺的未来里看到了一个毁灭性的黑洞。

  邱华栋:当代文学普遍的感觉是回到了80年代之前,中低档的作品是商业的性质,没有太大的文学价值,但是卖得很多。中国书籍的消费让人觉得非常可怕。有些小孩出唱片,我觉得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该更强烈地推广经典作品,因为我觉得我们的民族还是要有更好的、素质更高的读者。

  陆建德:我觉得这种说法可能是稍微有点悲观,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读者水准不是很高,那个时候有一种普遍的饥渴感,如果有外国名著在新华书店出版,很多人都会去买,然后还可能会排长队去买。

  但是那个时候的鉴赏水平不一定特别高。现在如果我们再看80年代初期很多中国文学作品,会觉得当时的东西,比如知青小说,多愁善感,很幼稚,根本不配称为优秀的小说。

  阅读的水准相对来讲现在更高,阅读的兴趣多样化了,可能对经典的关注不像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样强烈,但是我知道很多中国作家和批评家,对外国文学的经典特别关注。虽然经典的话题不像那个时候那么吸引人,但是它还是能够吸引相当一部分非常优秀的人,我觉得只要这批人继续在关心经典,继续从事写作,从事批评,我想经典的概念还会存活下去,一代一代。所以我是比较乐观的。

  关于经典作品,我想还是有很多人在看的,很多小孩子也在读,我们看看他们的教科书就知道,教科书里面很多都是经典——李白、杜甫、国外的散文……其实我觉得和二三十年前相比,现在读经典的人可能从比例上讲不是很多,但是总的来说,这个数字还是令人满意的,因为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