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文人称毽子为“燕子”,并有“踢碎香风抛玉燕”的描述。近几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发展与扩大,涌现出一批批踢毽子爱好者,他们踢出了健康,踢出了多味的人生。
专家认为,踢毽子与其它运动相比,其独到之处在于,它对调节人的眼、脑、神经系统和四肢的支配能力有着特殊的功能。
从运动学角度分析,踢毽子的技术动作需要四肢通力配合,是一项全身运动。它主要以下肢做盘、磕、拐、蹦、落等动作来完成,通过抬腿、跳跃、屈体、转身等运动使脚、腿、腰、颈、眼等身体各部分得到锻炼,其中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它的动作可以让人体的关节得到横向摆动,带动了身体最为迟钝的部位,从而大大提高了各个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性。另外,长期参加踢毽子还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踢毽子要求技术动作准确,使毽子在空中飞舞不能落地,每种动作需在瞬间完成,这样就会使人的大脑高度集中,心身专一,从而排除了杂念,使习毽者感到身心舒畅,活力无限。
踢毽子对糖尿病人有特别的帮助,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偏高,缺乏运动,下肢会逐渐萎缩,而踢毽子主要以腿部,脚部运动为主,从而带动全身血液循环,这对血糖的调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另外,踢毽子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颈病和坐骨神经痛等慢性疾病也会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踢毽子之所以能够普及,还与所用的器材简单、携带方便和所需场地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踢毽子不受年龄、性别限制,不易受伤,简单易学也是其优势所在。
踢毽子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艺术性。最具亲和力的是“走毽”,大家围拢在一起,你一脚我一脚,小小的毽子在人群中上下飞舞,不但可以强身,还可以增进朋友间的感情。 新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