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是第七个中国记者节。省市新闻单位在杭州武林广场,以展示新闻宣传品牌年建设活动成果的方式庆祝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向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表示节日祝贺。
今年以来,我省新闻战线进一步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新闻宣传“品牌年”建设,以实施品牌化战略,提升媒体综合竞争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全省各新闻单位构建和谐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唱响了主旋律。
获得浙江省首届名专栏的在杭主创人员汇报了办好品牌栏目的经验,进行了栏目的形象宣传;包括本报《桥梁》和《浙江人文大讲堂》在内的省市新闻媒体的48个知名新闻品牌栏目的200多位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在现场听取了读者、听众、网友对办好新闻栏目、节目的意见和建议,还当场受理了许多投诉、咨询和新闻线索。新闻栏目的记者、编辑与广大受众零距离接触,增进了社会各界与新闻界的沟通。
2002年推出的《桥梁》专栏,至今已刊登逾百期,从杭州市市长、到各委局主要负责人,省市党委政府部门的领导,近400人次先后做客新闻值班室,接听读者的电话。《桥梁》栏目已成为钱江晚报沟通社情民意、构建和谐生活的平台。在昨天的活动现场,不少读者都冲着《桥梁》而来,有一位读者专程从慈溪赶来。他们认真地反映情况,我们仔细地做着记录。一位住在延安新村的大妈说:“感谢《桥梁》,感谢《钱江晚报》,帮我们老百姓说话,说出我们的声音。”
《浙江人文大讲堂》迄今已有89讲,品牌产生了辐射效应,去年47讲已汇编成书,今年结集出书事宜也已经启动。去年的录像资料由浙江音像出版社精选成DVD光盘,将于月底正式发行。节目制作耗时3个多月,经过精心编辑后的节目保持了原汁原味,可以在家轻松地与名家对话。在记者节活动现场,一台大彩电连续播放着大讲堂演讲DVD,引来众人观看和咨询。大讲堂老听众惊喜地说:“大讲堂办到了武林广场,影响越来越大了。”
今年我省新闻单位在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实施品牌培育计划,在言论评论、重大主题报道、典型宣传、热点引导、服务群众等五方面明确目标,夯实基础,寻求突破,培育创建了一批党和政府满意、广大受众喜爱的品牌栏目,同时,结合“八八战略”、“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等重大主题报道,精心打造了一批全省联动、影响广泛的品牌主题活动,汇成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主流舆论。
会上,颁发了浙江省第三届飘萍奖,一批德才兼备的新闻工作者获得了全省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本报副总编、钱江晚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慰平获得了飘萍奖。
沈季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