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埃塞俄比亚电 昨天上午,因为口渴,我们走进一家超市买水喝。这家超市里有很多安保水,水不是很贵,1升装3.8比尔(约合3元人民币)。安保水的味道很怪,有点涩。
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是埃塞人很喜欢喝的一种水。因为英吉拉是埃塞人的主食,而英吉拉很酸,所以就要喝这种碱性的安保水中和。原来如此。
逛超市我们还有另外的发现:“中国制造”的东西很常见。毛绒玩具、小电器、陶瓷杯、面条等等都有。不过,价钱高得有点吓人:一个手掌大小的公仔猫213比尔;珠江桥牌面条,360克共四卷要11.25比尔;一盒250克的草药茶是52.5比尔……
超市老板说,这些商品全是进口商品,要很高的关税,所以零售价也就非常高。
埃塞很多东西的原材料都紧缺,制造业基础薄弱,很多东西都靠进口。难怪,我们在超市看到的东西要么是“中国制造”,要么产于意大利、日本、美国、阿联酋等国,几乎清一色的进口商品。
这几天,我们认识了几位中国老乡,他们非常好客,经常请我们吃饭。在埃塞,想吃中国菜太方便了,这和我来之前认为的会吃不惯埃塞菜而饿肚子的情形完全两样。这里中国餐馆很多,不过,菜同样很贵:香煎豆腐28比尔,麻婆豆腐18比尔,木须肉38比尔……
中华饭店的主厨是位江西小伙子,他说,他们做菜用的豆腐是自己做的,埃塞人不吃豆腐,这里黄豆很贵,约8元一斤,其他很多菜的原料都从国内进的,所以卖这个价钱。 本报记者 陈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