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婷婷
记得几年前,杭州武林路上一家中老年人服饰店曾经有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店主将自己身材苗条的女儿作为模特,精心拍摄的照片贴在门外,结果美人照并未招来多少顾客,而最终她亲自上阵,穿上自己店内的衣服,大幅海报一贴,略显福态的形象引来生意盈门。
如果说,那时的中老年人寻求一种形象的肯定——同样的体态丰盈的模样,那么如今,更多的中老年人则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把自己的年龄深深藏在时尚的外表之下。
所以,在杭州大厦的化妆品柜台,一位看似不到四十岁的女士对我说“我已经六十出头”时,无论再见过“市面”,也难掩一脸的惊讶。她之后的一句话深深扎根我们的记忆:“我在这张脸上不知砸了不少钱啊!”
于是一同事打趣道:“现在你再把50多岁的人称为大伯大妈,一定会被白眼翻死。”十年前,说一个上年纪的女人年轻,那叫恭维,而如今是真的被她们吓了一跳!
满眼的灰蒙蒙或是黯淡的色彩,大大宽宽的风格,一件款式一溜5~10件的出样,这似乎就是我们记忆中应该按在老年人身上的衣服。不过在杭州的商场,这样“传统”的格局早已被颠覆。在解百仅剩的那一条为以前的“中老年人”准备的街无论是面积还是销售都在逐渐萎缩。但这并不表示“中老年人”完全被赶出了主流的消费商场,只是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这套衣服很不错,双休日出去运动可以穿。”在耐克的专柜,46岁的沈先生毫不犹豫地下单,从头到脚配了一身,脱下身上的正装,穿上新衣服乐呵呵地对着镜子一照,十分满意地提着袋袋走人。据说,在有些运动类的品牌柜前,35岁以上的消费者甚至占到了60%以上。
百丽6折促销那天,57岁的刘太太在女儿的拉扯下,兴匆匆地冲进柜台,一眨眼买了双折后近300元的秋鞋,灰色的休闲款,很满意地说:“我和女儿还能合着穿呢。”
近几年,一些品牌也针对“新中老年人”的心态作出相应调整,比如将品牌的年龄定位放大,向上延伸,比如最高限的35岁提升到40岁,不过依然会冷不丁地被一个个“超龄”、而且往往是超得丝毫不露痕迹的女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