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振录相比,武兰芬的生意要更加好做一点。她说,便宜货市场附近就有至少100家大规模的服装加工厂,每天从四五百家中型服装厂里产生的次品服装至少有上万件。
武兰芬在杭州便宜货市场西区某服装经营店,11月2日才正式入场。“还好的,进场当天就卖出了19件衣服,除去成本后能赚120元左右。”武女士说,来到这个市场之前她就做好先亏2个月的准备,而事实上要比心理准备好得多。“生意好做,要货难。”武女士从尚未进场开始就知道便宜货市场对服装价格要求极高,如果和以前一样经营一定没有竞争力。
“接连半个月,我几乎跑遍了附近的大小服装加工厂,但没有任何收获。”武女士得知,生产企业的次品服装早就被人以合同的形式拿走了。“转了好几道关系,我才找到温州一个姓周的打包客,他每月的数量都超过5万件。”
在一周姓打包客处,武女士每周能固定取得约1000件次品、库存服装。“大部分都能重新加工,只有不到20%服装是完全没用的。”武和周姓打包客手中拿服装的约定价格是次品服装出厂时的2倍。
第一次拿进1000件衣服后,武兰芬召集了几乎所有在杭州的亲戚整理分类。约三天后,除非是衣服重要部位有破损,其他的衣服都针对性地进行了裁减、修补。“大约有80件衣服可以直接上柜;650件修补后可以卖,而其他的就只能当作原材料使用了。”武女士曾经算过一笔账,当时所有衣服的总进价是3万元,730件上柜服装以50元/件计成交额达3.7万元。“还有270件左右的布料价值也不低于3000元。”转手重新加工下来,武兰芬能赚纯利1万元。
“有利润自然也有风险,如果无法加工的次货太多,自然就会血本无归。”武已经从中学会了不少,只要注意观察、双方多沟通,生意总还是能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