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7版:人文
3  4  
PDF 版
· 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
· 大溪战国古墓
又有新发现
· 中国电影急需文学支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溪战国古墓
又有新发现

数十件珍贵陶制乐器重见天日
  本报讯 昨天记者获悉,温岭市大溪镇唐山村发掘中的一个战国时期的大型古墓,又带给人们新的惊喜:在一个新发现的陪葬坑里,出土了大批乐器等珍贵文物。据专家推测,这是一个当时上层贵族的大型古墓,是至今为止在温岭一带乃至浙江东南沿海所发现的最大的战国古墓,对研究当地的古代文化和进一步证实传说中的大溪古代神秘王国和古城遗址具有重大的意义。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元甫告诉记者,古墓于2003年被发现,距离徐偃王城遗址不到两公里,是个高出地面近两米的椭圆形土墩,长达30多米,宽20多米。从9月22日开始,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对这个古墓进行了考古挖掘,历时一个多月,到11月初清理出了一个长16米、宽6.5米的古墓,根据对墓内的文物及土层的测定,初步判断这是一座战国晚期的古墓。

  之后又对这个古墓继续发掘,11月11日,考古队在古墓边发现了一个长3米、宽6米的陪葬坑。这个陪葬坑现离地面已很浅,只有一米左右深。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批青铜乐器,其中有纽钟一件、铃一件、享于三件、磬五件、钵三件,它们组合在陪葬坑中间,形成一个长方形的文物块。

  昨天,考古队又发现在这些陶制品下面还有十几件古陶制乐器,包括享于、磬等。由于年代久远,有些陶制品已经有了明显的风化迹象,有的已被其他东西压碎。保留最完整的是三件钵,其中一件基本完好。在整个坑里共挖掘出仿青铜陶制乐器27件。

  据专家分析,这个古墓遗址与附近大溪镇的徐偃王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近几年,在古城出土了大批战国时期的陶片器皿遗物,证实了这里就是徐偃王城的遗址。同时,从古城东、西、北三面地面尚存的土垣残迹来看,都是人工有意分层建筑的城墙,这些保存完整的四面土筑城墙构成了古城的平面范围。

  据专家考证,徐偃王城是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吴灭徐后,徐偃王王子带着文臣武将,在大唐岭南,即现在的温岭市大溪镇里宅、大岙一带筑城建宫而成的,史称徐偃王城。从目前古城出土的大量战国秦汉时期的各种器皿残片、硬陶片、瓦片和釉陶,还有在古城中心偏西发现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故宫台基表明,这些都是属于西汉早期的文物,特别是故宫台基,是汉初王公诸侯议事的场所,鉴于此,考古专家们推断:古城又是西汉东瓯国的都治。

  陈元甫所长表示,这个陪葬坑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位古墓主人的身份,对于研究这个战国古墓遗址的各方面和战国晚期人们的风俗习惯与制陶工艺及考证当地古时的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通讯员 陈茶国

  本报记者 屠晨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