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1版:财富·经济要闻
3  4  
PDF 版
· 浙江人新疆做棉花
赚头少了,心反而定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6年11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人新疆做棉花
赚头少了,心反而定了

本报记者新疆实地调查,告诉你棉花里的故事与商机
  ■本报记者 张妍婷 钟慧丽

  

  五月棉花发,八月棉花干。

  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嘴里念着这首清朝咏棉诗,奔驰在新疆一马平川的公路上,忽然感觉有股豪情直冲头顶,也许当年蜂拥而入的“炒棉团”也有我此刻的冲动。

  新疆的阳光特别的艳,路两边挂满了黄叶的白杨树一排接着一排,除了雪山,最让我们欣喜的是一车车的甜菜和一觉醒来满眼金灿灿的棉花地,茎枝已经枯黄,但还能零星看到雪白的棉花,“今年天气好,又是一个丰收年。”每到一处就能听到这句话。

  花开花落,小小的棉花曾给多少浙商带来“财富梦想”。

  2003年9月份,新疆的石河子、奎屯、阿克苏……只要有水源的地方肯定能看到顶着大朵大朵白花花的棉地。由于棉花市场收购放开,上千个浙江商人冲进新疆收购棉花,通过租用当地轧花厂或开办轧花厂加工,再卖到内地。因为设备先进,机制灵活,成本优势马上突显出来,棉价飞涨,民营业轧花厂95%落到了浙江人手里……“炒棉团”一词也就这样叫起来。

  好像一场梦,一场戏剧,“逢人谈棉”到“谈棉色变”就在这短短1年多的时间。今年棉花又是大丰收, “炒棉团”如今的生存状况如何?新疆的棉纺产业发展如何?我们“丝绸古道新浙商”特别采访团一行兵分两路开往南北疆域,做了详尽的实地调查。尽管“炒棉团”中半数以上已经退出,但其中还有不少浙江人仍然留守着他们的实业,在他们眼里,那是一片金色的土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