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昨天的这个热线电话,又一次温暖着我的心。我把它写下来,相信也能温暖你的心。
电话来得很早,早上8点就打进来了,与我们11月12日报道过的河南小姑娘何学炎有关(见本报当日A6版《外乡人,请来杭州免费看病》)。上周,在她父母准备放弃治疗的时候,杭州长安医院伸出了援手,免费为她治病。
来电人说,他是旅居国外的杭州人,看了这篇报道很感动,想为家乡做一点事。也正因此,他坚持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杭州人的心意”。
在这里,我把他称作Y先生。
电话里话语匆匆,他说:3天后,我又要出国了,你在报社吧?我马上打车过来,烦你转交我的心意。
半个小时后,Y先生在我面前坐定,一身黑装,一只黑包,他目光炯炯的眼睛告诉我,这是一个真诚的人。
他从包里掏出一个白色皮夹,感觉是放支票用的。打开,整齐的3叠人民币,每叠1000元,每叠外面都细心地套着一张对折的100元。
“这是给何学炎的。小女孩看病的费用,医院都免了,但他们从河南到杭州来回总需要路费,还有生活费。”
Y先生目前在欧洲从事金融工作,同时在杭州的两所大学兼任客座教授。上个月休假回国,昨天凌晨看到了小学炎的报道。
这些天来的国内见闻,让他觉得杭州正变得更有人情味,更让人有幸福感。“我打车来报社时,向出租车司机说起了小女孩的事,说和记者有约,想帮帮孩子。结果下车时,司机怎么都不肯收车钱,说他也是河南人,就冲这个,今天的车钱不能收。”Y先生特意看了出租车上立着的服务资格证,上面的名字是“王初见”。
“看到许多外地人对杭州抱有一份感激之情,我很自豪。”听他说这句话,我品得出其中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