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市来说,解决农民问题是发展全市经济的关键。衢州,这个自古以来四省通衢的交通要道,是中国许多农业型城市转型的一个缩影,一个样本。
衢州有240多万人口,80%以上在农村。“减少农民”——是衢州响亮喊出的口号,也是近些年来衢州经济发展的方向。只有把农民从田里、地里、山里转到厂里、店里、家里,才能提高他们的收入。只有减少了农民,提高了整体农民的素质,才能根本性地提高整个衢州地区的收入水平,才能让衢州的城市化进程,不仅在规模、外观上量变,而且在人口质量、文明程度、可持续性发展上有质的改变。
通过“三转”,近3年来,衢州减少农民30万人,全市农民一年增收15亿元。
衢州保姆:只要出来做 生活会更好
汪超英是一名衢州保姆,到杭州工作快一年了。从一名种地养猪的妇女,到一名收入上万元的务工人员,汪超英和她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4年2月,汪超英参加了当地妇联办的家政服务培训班。半个月的培训结束后,汪超英拿到了一本家政服务等级证书,进城做保姆的念头由此萌生。2005年初,汪超英先在开化做了两个月保姆,热了热身,然后来到杭州。
汪超英在杭州做保姆月薪有1100元左右,家里的年收入增加了一倍,家里人也不再养猪养鸡了。汪超英的丈夫吴育民在开化县城卖猪肉,以前一年挣一万多元,不仅要养活全家,还要供在四川上大学的儿子。现在妻子和他挣得一样多,经济压力减轻了一大半,吴育民脸上的笑容都比以前多了。
汪超英说:“现在,衢州保姆是一个名牌,我老家好多妇女都出来做保姆了。只要出来做,生活都比以前好。”
集中供养:住进养老院 乐享晚年福
衢州桐村镇裴源村76岁的陈德水老人去年6月住到了镇里的养老中心。此前,除了村里每年提供550斤稻子和年底给20斤肉100元钱,老陈还得自己在家里种点菜、砍点毛竹卖,以贴补平时的油盐酱醋钱。打从进养老院后,老陈享起了清福。
“衣服不用自己洗,不用吃剩菜陈饭,聊天的老伙伴们也多了,每月还有15块钱零花,生病马上就能叫到医生……真没想到,做了一辈子农民,老了还能享这种福。”老陈感慨地说,他们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过得比有些有子女的老人还有味道。
镇养老中心配有管理人员和服务员共8名,卫生一天清扫一次,一日三餐准时供应,过年过节,院里还为老人集体过节。
目前,衢州全市除了精神病、传染病等不宜进院和极少数不愿进院的,其余五保老人全部实现集中供养。
提高素质:支书较上劲 两村换新颜
江山市淤头镇永兴坞村和新塘边镇日月村两个村党支部书记的“较劲”,从一条水泥路开始。
2000年至2002年,永兴坞村投资180万元,浇好了绕村水泥路,还一直浇到日月村的村口。看对方浇好了路,收梨收桔的老板开着车都朝永兴坞村赶,日月村的人急了:自己还是走黄泥浆路,桔子熟了,没有老板来收。
日月村村支书毛小健亮开嗓门:“两个村的收入差不多,人家能干成的事,我们也能干成!”村干部带头出钱,农户集资5万元,村集体出了15万元,到有关部门争取了五六万元。日月村也修好了绕村水泥路,也迎来了收梨收桔的车。
今年3月,在参加完江山市农办举办的重点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后,毛小健在村两委干部会议上揭开了日月村的一块“伤疤”:“水泥路浇好了,可是路面上鸡粪鸭粪还很多;村里花大力气清淤,可仍有个别村民会将垃圾随意扔在池塘里,煞风景啊。”
永兴坞村村支书缪顺朝也面临类似困惑。老缪说:“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新农村。”于是两个村相互比较着开始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去先进村看人家的好做法,发挥农民夜校的作用,让村民真正树立“我们的家园需要大家维护”的意识。
现在,两个村村容整洁,“较劲”仍在继续……
文明家庭:儿孙比孝顺 邻里互帮助
龙游龙洲街道项庄村是一个依山而建的村落。今年上半年,村里出了一桩新鲜事,在600户人家中要评选出20户“和谐家庭”。
77岁的邱星卫家是“和谐家庭”之一。邱老退休后回到老家与老伴一起生活。在儿女的支持下,原来的老房子拆除了,崭新亮堂的小别墅建了起来。
“儿女对我们都很孝顺!”邱星卫说,儿子在县城工作,经常回家看两老,女儿们虽在外地工作,但每人隔一两天便轮流打来问候电话。老人说,今年村里推出了和谐家庭评选,全家电话会一商议,立即向村里申报。
对照和谐家庭的标准自评后,全家都投了自个儿的赞成票。经过村集体初评,老邱一家顺利地通过,并上了公示榜,并最终上了“和谐家庭”的光荣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