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1版:运动·人生
3  4  
PDF 版
· 一生只做一件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生只做一件事
■撰稿:杨静 摄影:逸名
  用徒步和骑自行车的方式,两次重走红军长征路,历时380天,总行程达14790公里,你见过这样的铁人、狂人、痴人吗?

  “一路风餐露宿人变黑了,回来后称了称,瘦了十多斤。但我觉得很值得,收获很多。”从4月27日起,杭州人龚建平和他的队友们再走长征路,从湖南桑植出发,沿着红二、部分红四方面军的行军路线,用徒步和骑自行车的方式走完全程,于10月25日回到杭州,黝黑清瘦得如同变了个人,但他却沉醉于这种“自虐”,并发出内心深处的感慨——

  ■一个情节

  “在重走长征路途中,我曾看到中央台做的一个专访,题目叫《一生只做一件事》,采访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进行青藏铁路冻土层勘探的人,当时感触非常深。我觉得自己已是四十多岁的人,很多地方做得不是很成功,只是希望能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长征纪念行,因为它是我心中多年的一个宿愿。”两次顺利重走长征路,龚建平的感受非比寻常。

  对于红军当年因战略转移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长征,作为新四军后代的龚建平心中一直非常敬佩和仰慕。“主要是从书本上零零星星地了解个一鳞半爪,当时的感觉是既神秘又遥远,想搞清楚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是怎样完成壮举的。”龚建平对老一辈革命者那一段如歌如泣的长征岁月一直不能忘怀。工作后,爱运动的他经常利用长假四处骑行,十年中也曾断断续续地走过几段长征路,脑海中常常浮现这样的想法,“随着岁月的风吹雨打,那些曾经参与过长征的红军战士会越来越少,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也会随之烟消云散,就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事,让更多的人记住这段历史。”

  多年的酝酿之后,2004年4月29日,在很多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的情况下,龚建平毅然决定开始实施徒步加骑车重走长征路纪念红军长征七十周年计划,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想想长征七十周年的到来,我已经没有再等待的心情。”

  ■首次重走

  2004年5月1日,龚建平第一次系统地重走长征路,从福建长汀出发,途径闽、赣、粤、湘、桂、黔、滇、川、甘、宁、陕十一个省、自治区的86个市县,在没有后勤支援的条件下,克服了酷暑严寒、高原冰川、森林沼泽等严酷的自然环境,历时近七个月,行程7650多公里,于11月22日胜利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这一路走来充满艰辛,也让我真切感受到当年红军在路途中经历的是怎样的艰难险阻。”泥石流、滑坡在行走途中最为常见,在原始森林中几次迷路陷身林海;在雪山上,天寒地冻还得遭遇高原反应;茫茫草地上,天气像魔术般的变幻莫测。最惊险的要数在黑水县,六天六夜与后方失去了联系,这让大家如热锅上的蚂蚁。直到听到龚建平报平安的声音,大

  家七上八下的心才安定下来。

  ■二度出征

  今年第二次重走长征路,龚建平感受到浓浓的队友情。

  “2004年的活动得到了各个方面的重视,包括红军老同志,但说实话还是有点风险的,我们上次出发是18个人,但是其中有四个月是我一个人,后来陶君民赶过来,过大渡河雪山草地一直到终点。”今年的活动得到新四军研究会和浙江在线的支持,龚建平和队友张水泉走完全程,另一位队友陶君民基本上是全程,“所以不感到孤单,而且后方同志非常关心,短信交流一个接一个,有时候都来不及回。”

  第二次重走长征路,龚建平认为路况最不好的要数贵州,每天的行程一般只有三四十公里,有时甚至只有二十多公里,因为有的地方的路况干脆只能推行。整个行走途中共雇了三次马、一次车托运行李,但全程没搭过一次车。

  “我们早晨吃了早饭收拾完行李后开始采访,九十点钟出发,到晚上天黑了找地方住下。如果刚好走到县城就比较方便,要是错过了只能找当地人家投宿,有时候也会搭帐篷住在山上。”2004年的长征纪念行,重走了红一方面军路线,今年则走的是当年红二和部分红四方面军路线。“从香格里拉之后我们选择了向右的红六军团行进的那条路,地图上标出的路要差些,沿途3900米以上的高山有15座,于是整整两个多月我们一直在高原区中。我们进入高原时都是做过体检的,没想到的是陶君民的反应比较厉害,当时看到他这个状态还真有点紧张。好在大家互相安慰鼓励着渡过了难关。”龚建平说。

  ■感慨良多

  重走长征路回来,半年多未曾见面的朋友要为他接风洗尘,龚建平婉拒了,“只是希望平时能节约点,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走在征程中,龚建平常常浮想联翩:这条路曾经有几千个红军走过,条件那么艰苦,且前有阻击,后有追兵,随时都会牺牲。“也让我真正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含义。”著名的华家岭战役,龚建平经过当地时发现整个山上都没有树木,“可见当时飞机过来炸弹命中率有多高。为了战友的胜利会师,当时800多名战士,包括副军长在内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与前两年相比,龚建平感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尤其是教育方面,有明显改善,孩子们基本上都有书读,只是条件还差些。在第一次重走途中,龚建平就遇到一些女孩子没钱上学,每天打工赚钱养家。“这回,这样的情况不多,只是上学的条件艰苦,有的孩子一棵卷心菜就是学校里一周的菜。因此,平时能节约的地方就一定不要浪费,像我们在纪念长征行途中买的饭菜每次都吃得一点都不剩,而且路上没买过一瓶矿泉水。”

  ■新的心愿

  两次重走长征路,让龚建平的长征情节有所释放,但依旧不满足,“有机会,我还会再走。不过现在我最想做的事是组织起‘长征之路’越野赛。”龚建平拿出一张名信片,上面盖着一枚自制印章,写着“长征之路”越野赛几个红色的字。

  生活中的龚建平一直是个体育迷。中学时,因为排球打得出色,曾入选杭州市少体校接受训练;工作后,爱上了冬泳、马拉松,再加上骑自行车,成为一名真正的铁人。

  在重走长征路途中,他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创意,那就是以越野赛的形式和长征的精神风貌结合起来,那一定非常有意义,既是锻炼人适应自然的能力,也是对人意志的磨砺,还能了解中国的国情。

  “而且长征路上非常适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越野赛,如金沙江中的泅渡、甘肃陇上的摩托车赛以及登山、攀岩等。”龚建平认为重走只是一种形式,关键看自己有多少收获。“除了了解历史,对自己的思维判断也不无益处。”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