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13日的一篇报道分析说,黎巴嫩这次内阁危机的实质是亲叙利亚的真主党要求在黎巴嫩政府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但内阁中占据多数的反叙利亚派别不同意这一要求。
黎巴嫩1975年爆发内战后,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授权叙利亚派遣由3.5万人组成的军队,以“阿拉伯威慑部队”名义进驻黎巴嫩。此后,叙利亚成为影响黎巴嫩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直到2005年哈里里遇刺后,迫于黎巴嫩国内和国际上的强大压力,叙利亚才正式从黎巴嫩撤军。
眼下的黎巴嫩政坛有18个大小派别,没有一个能够占据决定性地位。以对叙利亚态度,可分为亲叙利亚派和反叙利亚派。真主党等什叶派政党、总统拉胡德被认为是亲叙利亚派,而萨阿德·哈里里领导的“未来阵线”以及总理西尼乌拉被认为是亲西方、反叙利亚派。
今年夏天的黎以冲突更加剧了黎巴嫩各政治派别的分歧。在冲突中得到壮大的什叶派政党,特别是真主党,希望在政府中得到更大发言权。然而,根据目前的权力分配,什叶派在政府中的代表已由真主党及其盟友占据,要想增加内阁席位,就需要联合其他派别。真主党已于今年早些时候与奥恩将军领导的基督教政党自由国民阵线达成协议。
但西尼乌拉的联合政府中并未包括奥恩的自由国民阵线,而且西尼乌拉似乎也不打算这么做,这是因为奥恩被认为是一位立场强硬的政治人物,而一旦吸收自由国民阵线入阁,自由国民阵线与真主党等组成足以拥有否决权的反对派,政府多数派的议程将面临阻挠。议程之一就是建立调查哈里里案国际法庭。
黎巴嫩的内阁危机热度渐高。美联社分析说,如果黎巴嫩现政府度不过目前的危机而垮台,将是美国的中东外交遭受的又一打击。
美联社分析说,鉴于伊朗和叙利亚对黎巴嫩真主党具有影响力,一旦黎巴嫩现政府垮台,美国将遭受更大压力,与叙伊两国谈判。毕竟,美国在中东已有一个大麻烦,那就是伊拉克。与伊朗联系密切的伊拉克什叶派政党在伊战后占据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徐海静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