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经过硬化的村庄道路再不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办了“农家乐”的村庄,每天有城市里的车开进来,土特产带出去;装了自来水的村民家,拧开水龙头流出的再不是混浊得连洗衣服都嫌脏的锈水……本报11月初开通“新农村的文化设计”回访热线后,物质上的变化最先通过热线反馈到编辑部。昨天,本报编辑部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一位乡村教师将村子里新建的图书馆给村民们文化和心灵带来的变化,以及因为惯性和惰性这种变化并没有持续下去的忧心,表露无遗。这封信,将我们对新农村大半年来变化的关注视角,从修路造桥、办农家乐等外在的硬件变化带来的新面貌,转到知识进补、文明村风在新农村的普及上。
在信中,富阳高桥镇镇中徐军老师向我们描述了他参与创办的石墓村乡村图书馆最近的变化。这位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老师一直以来都在关注新农村的变化,他不仅关心村子里物质上、硬件上的完善,还关注着文化对乡土人生的影响。乡村图书馆办起来了,怎样让村民把去图书馆当成生活休闲的一部分?怎样让村民离图书馆的心灵距离更近?
钱江晚报编辑部:
你们好!看到钱江晚报的“新农村的文化设计”回访热线,我也想来谈谈最近富阳石墓村乡村图书馆的状况。
2005年2月10日,高桥镇石墓村图书馆在钱江晚报人文版的关心下成立了,让石墓村村民离图书馆、离图书越来越近。很多家庭离图书馆只有几步之遥,最远的村民家庭,离图书馆大概也只有五分钟的路程。
石墓村位于高桥镇北部,一条大马路穿村而过,交通还算便捷。人们由这里出发,出去经商、打工、看病、买东西,但很少有人会说他的目的地是城里的图书馆。人们知道每一个大商场的位置,却不会去关心城里的图书馆在哪里。人们手里有这家银行那家商场的这个卡那个证,却很少有人有图书馆的借书证。空闲时间到图书馆到新华书店,已成为大人们儿时的回忆,忙碌的生活彻底隔绝了人们与书籍、图书馆的交往。
现在好了,图书馆来到了人们身边。人们内心对书籍的喜爱被重新激发起来,村民们像小时候到新华书店去一样,又一次走进了图书馆。村民们翻翻这本看看那本,想寻找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可以看懂的书。一位中年村民,站在一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丛书面前,喜上眉梢;一位高中毕业的村民说,自己读书的时候很喜欢鲁迅的作品,参加工作了就很少接触,没想到今天村里的图书馆里看到好几本鲁迅的书,问一次可以借几本;一位中年妇女,自己不好意思来借书,每回让她儿子来借……
有了图书馆,村里最高兴的是孩子们。从幼儿园的稚童到放假回来的高中生,听说村里有个图书馆,都来办借书证,都来借书了。小小的图书馆一时热闹非凡,图书馆专门聘请了两位学生长期负责图书馆的借阅工作。从记录本上看,每周都有20余名学生或成人来借书还书。隔壁村子也有人来这里借书。
村里有不少外来打工的青年,空余时间也跑到图书馆里来了,有的一坐就是半天,甚至一天。乡村图书馆的建立,确实是让村民们离阅读越来越近了。
可是,一段时间的热闹之后,村民们对书的热情开始减退。喜爱书的村民没有持续增加,看书并没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村图书馆来的村民大多只是转一转。对书架上摆着的介绍种植或法律常识的书,大家还是很少关心。
村民还是喜欢以前的休闲方式,看电视,打扑克,谈闲天。要村民们从家里出来,很自然地走向图书馆,这条路似乎很艰难也很漫长。我们的农村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把祖辈“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弄丢了。一个村庄,真正将阅读作为休闲方式的人,少得可怜。图书馆在寂寞地等待读者的到来。
事物的存在总有其合理性,关键是设法去改变。村支书戴福兴很有办法,前段时间相继组织了“中学生座谈会”、“石墓村大中小学生征文大赛”,直接推动学生接触书籍,走进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的阿姨说,前段时间村里搞学生征文,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看书查资料。村里还打算举办“村民读好书征文活动”,将征文范围进一步扩大,让村民也参与进来,真正把“热爱书本,喜欢阅读”的文明村风树立起来。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努力下,一定可以逐步把村民的阅读习惯培养起来,从而让村民离图书馆的路不再那么遥远。
富阳高桥镇中 徐军
徐老师的信让你想到什么?你以及你的亲人所在的村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故事?文化、文明、素质等在新农村的推进和潜移默化你是否感同身受?本报将继续推出回访热线0571-85311252(14时至17时),及邮箱qbwy@zjnews.com.cn,欢迎读者来信来电,我们等着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