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方言不方言 内容是关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明年,用什么话来播电视新闻》后续报道
方言不方言 内容是关键
地方电视台介入方言节目大讨论
  本报讯 浙江方言众多,方言类节目在娱乐化浪潮中趁势发力。本报发起的《明年用什么话来播电视新闻》讨论吸引了业内人士和广大电视观众的目光。昨日,记者分别采访了省内一些市级电视台的相关人员,请他们就台里开设的方言类节目发表了看法。众人表示,从目前来看,在浙江的地市一级电视台,方言类节目方兴未艾,目前正处于红火期;但各台也都清醒地看到了红火背后的隐忧:收视率不可能一直居高不下,要做好这类节目,仍需做强做精。

  长远看方言节目生命力有限

  《今朝多看点》是嘉兴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影视频道一档带有方言元素的节目,该频道总监陈伟力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严格意义上来说《今朝多看点》是一档地方性新闻栏目,因为方言在节目中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当时开的时候我们就想过,从长远来讲方言节目生命力是不长的。而且嘉兴受上海电视影响很大,从这一点来说,在嘉兴做电视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现在《今朝多看点》收视率有4点多,在嘉兴地区能排到前几位。”

  对于方言类节目的前景,陈伟力认为这取决于市场。“有市场就会生存下去,没有市场就会下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方言类节目是可以的,但要做精做好。”

  要创新不能片面强调收视率

  在温州,方言类节目《百晓说新闻》也很是火爆。据了解,温州广播电视总台经济科教频道的《百晓说新闻》的平均收视率维持在8个点左右,最高的时候达到14个点,这样的收视率在温州电视台近10年的自办节目中是绝无仅有的。“百晓说新闻”这个词更是在“2005年度温州十大流行词评选”20进10中入选。

  台州广播电视总台有两档方言类节目:《阿福讲白搭》(影视文化频道)和《台州百晓》(新闻综合频道)。据悉,目前这两档节目的收视率分别在15个点和8个点以上。据台州广电总台有关负责人说,“方言类节目的优势在于贴近性,受众以中老年观众为主,是外地人了解当地方言和文化的一种途径。”

  这位负责人表示,方言类节目应在内容、选题上多作一些思考,要向深度延伸,多点评论类的东西。媒体总要引导一些话语权,每天都是丢了一只宠物之类的新闻就没意思了,会造成审美疲劳。方言类节目应该进一步创新,在选题和内容上进行把关,不能片面强调收视率。

  题材调整争取吸引年轻观众

  正在考虑明年节目改版方案的绍兴广播电视总台近日决定,将方言新闻节目《师爷说新闻》从目前的15分钟延长至半个小时。昨天,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主任王武荣,面对本报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师爷说新闻》是绍兴广播电视总台2005年元月开办的方言类新闻节目。在当初方言说新闻大热的背景下诞生的这档节目,刚出世并没有马上走红。因为方言节目整治的有关意见,《师爷说新闻》开始从绍兴广播电视总台的1套调整到2套。没想到这次调整却让《师爷说新闻》突然走红,今年9月的收视率创纪录地达到了21个点。

  不过,《师爷说新闻》的制片人并没有因为居于高位的收视率而过于自信。他们开始担心:收视率不可能一直那么高,如果明年收视率下滑,那考核怎么办?这样的担忧并不是没有近例。绍兴广播电视总台的改版方案同时决定,方言栏目剧《五味茴香豆》将停办,原因是收视率上不去,并且因为创作力量不够,节目质量一直不稳定。“不是所有用方言做的节目都能博得好收视率。”王武荣直指《五味茴香豆》的最大弊病,“它的问题在于太像电视剧了,土的味道不够。”

  对于方言类节目,王武荣认为,除了用方言播报的外在形式,最主要的是如何把内容处理好。“要有深度的思考,有节目自己的评价和判断,而且要从老百姓的角度、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讲,这样才能入心入耳。”

  为了避免《师爷说新闻》观众结构过度中老年化的隐忧,王武荣透露,绍兴广播电视总台已着手从题材和表达方式上对该节目进行调整,以吸引年轻观众的兴趣。

  有专家认为,创办时间相对不长,栏目数量相对较少,城市规模相对不大,受众口味分化程度没那么明显,这是方言类节目在地级市大热的几个原因。方言节目收视出现的新变化可能还有一个滞后效应,因此做好相关的调整对策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