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带筷习惯”,培养培养看
· 搭 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带筷习惯”,培养培养看
■司马童
  去饭店吃饭要自己带筷子你听说过吗?要是忘记带筷子,向餐厅要的话必须花钱买;如果你自己带筷子就餐,还可以享受打折优惠。近日,杭州一家餐馆推出了筷子有偿使用服务,令很多食客颇为不满。(11月15日《现代金报》)

  食客不满意饭店筷子的有偿使用,并不是对饭店倡导环保的良苦用心缺乏认同。有种声音是,饭店的倡议是好的,但我到你饭店来消费,就应该能用就餐所需要的一切工具,要自己带餐具,中国人没这个习惯。

  好一句理直气壮的“中国人没这个习惯”。那么,我们不妨来瞧瞧一些国外的食客,是不是天生就有着“带筷习惯”。据杭州那家饭店的经理介绍,现在日本的很多餐厅就倡议食客自带筷子,人们也越来越接受少用一次性筷子的环保理念。笔者网上搜索到一则报道,证实了这种说法。根据官方统计,日本每年消耗的250亿双竹筷有95%来自中国。去年底,日本业者接到了中国方面因为原料与人力成本增加必须涨价五成的通知,这就“迫使”日本不少饭店想出了鼓励消费者自己带筷子的办法。店家发行集点卡,自备筷子消费一次就盖一个章,集满10个便送500元代金券。

  如果中国筷子不提价,照样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日本,日本饭店业者未必会急着从筷子上“环保”起来,而日本的食客也不必马上去养成“带筷习惯”。

  但为什么中国的筷子出口一减少,价格一上涨,人家就能不以“顾客是上帝”自居,纷纷愿意配合饭店的“节筷”措施呢?我以为,对日本的食客来说,这的确也不是多付了一点筷子钱的问题,而是他们在面对有利于国家环保的各种尝试与做法时,不是先想着是否给自己的消费带来了不便,却更愿意用各人的点滴支持,来共同促使一个新的良好习惯的形成。

  看来,“带筷习惯”,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想做,正如“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以前没有的去饭店吃饭要自己带筷子习惯,为啥就不能试着慢慢去养成呢?浙江省饭店协会认为“带筷就餐”的做法值得全省饭店业效仿,并称下一步可能会号召全省饭店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我觉得很有必要。

  或许,有人会提出,带着筷子上饭店,确实有些不方便。但换个角度看,这难道不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商机么。如果食客们的“带筷习惯”普遍培养起来后,有关企业能适时开发出携带方便的“金属筷”、“伸缩筷”等,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双赢买卖。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