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雯雯
本报讯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点放河灯通常代表着寄托心愿和祝福。昨天是国际宽容日,以“和谐社会需要宽容”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在杭州信义坊商街运河畔举行,带着宽容心的市民们以宽容为名义,亲手做好300多盏祈福的河灯,载着美好的心愿和祝福放入运河漂向远方。
昨天傍晚,当记者赶到信义坊商街运河边的放灯地点时,自愿报名的市民早已经围聚在那里,大多数人蹲在旁边的坐凳旁。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他们是在制作河灯。两张红纸折成荷叶状,用胶带粘起,底下再垫上一张绿色泡沫,最后放入点好的蜡烛,一盏莲花河灯就做成了。
在河灯里,有些市民签上自己的名字。住在附近的张大妈用笔写下愿望:“祝儿子事业顺利,找个好对象。”不过,问起“国际宽容日”,张大妈直摇头:“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就是看到公告了也过来参加一下。”和张大妈一样,记者在现场连续询问了10多位市民,大部分人都表示“从来没听说过”。
当然,不知道节日并不妨碍市民们过节的兴致,300多个河灯在短时间内一抢而空。
“并不是过个节就会变得宽容,每个人心里每时每刻都要想着宽容。”带着上幼儿园的儿子从翠苑赶来的王女士这样理解宽容日的意义。她说今天自己看到网上的帖子后,就和幼儿园里的其他家长带着孩子过来了。
“做了河灯,小孩子印象比较深刻,我想让他记住有这么个节日,教育他要有颗宽容心。”因此,王女士在河灯上也写下了“人人都有颗宽容心”的愿望。做完河灯后,她让儿子拿着它和朋友一起玩,教育他好东西要和朋友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