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入冬,再访“桑美”席卷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1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今天是台风“桑美”侵袭苍南第100天。冬天已至,灾民穿得暖,住得好吗——
入冬,再访“桑美”席卷地
■本报通讯员 陈雪鹏 本报见习记者 王科 本报驻温州记者 苗丽娜
  又到苍南,只是冷风瑟瑟……当记者再次走进苍南时,眼前不断浮现出100天前的今天:当时这个小镇正经受着超强台风“桑美”的肆虐,漫天的瓦片在空中飞舞,电线杆被拦腰吹断,一幢幢房屋随之倒塌,稻田淹没在一片汪洋中,无家可归的村民望着被摧毁的家园欲哭无泪……台风过后,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受到台风重创的苍南人民重建家园,慢慢抹平创痛。

  今天,是“桑美”登陆苍南100天。冬天来了,灾民们穿得暖、住得好吗?昨天,记者来到了台风受灾最严重的苍南金乡、马站镇,探望这里的台风灾民。

  金乡镇东田村到了。路边的柚子树上挂满了黄色的四季柚;成排新建的房子粉刷得雪白雪白,不少村民正忙着搬家……昨天下午,灾民们又收到一个好消息:来自温州慈善总会的一大批过冬衣被已送到苍南。村民们高兴地说:“我们吃得饱,穿得暖,有房住,今年冬天不怕冻了。”

  安置房里飘出鱼香

  记得“桑美”过后的第二天,记者来到东田村,看到一对在倒塌房屋的废墟中寻找课本的父女,女孩子名叫陈兰,当时是老城辅导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陈兰转学到她姑姑家读书了,学费都免了。陈兰的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等赚够了钱,就回家来盖新房。”当记者问起陈兰时,东田村民说,陈兰的奶奶还留在村里,现在住在安置房里。

  我们去找陈兰的奶奶时,一阵红烧鱼的香味从一间安置房里飘出来。闻味而去,原来是89岁的陈邦锵老人正在烧鱼。清蒸水鳝,红烧鱼,再加一碟必吃的豆腐乳,是老两口的晚餐。陈大爷说,家里的两间房子在台风中倒塌了,8月底,他就和老伴被村里干部接到了新盖的安置房,政府还送来了米、油。现在天气渐渐凉了,安置房内不仅舒适卫生,而且暖和,老两口住得很安心。

  几千条棉被铺上床

  红色的棉被、红色的垫褥、红色的被套,加上两壶油、一袋米,昨天记者到金乡镇河尾垟村时,正好碰上各级政府领导慰问灾区村民。

  “我的两间房子都倒了,被子这些日常用品也都压在了房屋下。眼看天气冷了,我正计划着让在城里打工的女儿买床被子带回来呢,没想到政府先想到了我们。”45岁的杨维累将被子叠放在高高的衣柜上,他一边烧菜一边告诉记者,家里刚刚收割了稻谷,今年的稻子产量虽然因为台风产量减了很多,但因为抢救及时,除留足了自家来年的粮食外,还卖了1000多元。

  苍南县民政局说,今年9月,民政局为全县995家低保倒房户分发了1000床棉被;昨天,温州慈善总会又向灾区捐赠了1000床棉被等御寒物资。除此之外,民政局还委托加工了2200床棉被,其中1900床已经陆续下放到了灾民的手中,确保灾民在冬天来临时,能盖上暖和的被子。

  废墟上立起新瓦房

  在苍南县矾山镇王家洞村,吴昌琴的新房格外醒目,家门口上贴着一对大红对联,上联“福星高照谢党恩”,下联“重建家园喜盈门”,横批:“喜迁新居”。

  在“桑美”袭击下,吴昌琴家的房屋成了一片废墟。灾后,矾山镇政府和矾矿为他们送来救灾金3200元。在多方帮助之下,吴昌琴一家自己动手清理断砖碎瓦,经过3个月的施工,在废墟上建起了4间新砖瓦房。

  县政府及时下拨财政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完成了54464间因灾严重损坏和一般损坏民房的修缮工作,确保明年春节前80%以上倒房重建灾民搬入新居。

  县政府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补助和奖励政策,按倒塌房屋每户补助3000元、严重损坏每户补助1500元、一般损坏每户补助800元的额度补助到乡镇,由乡镇根据灾民房屋倒塌严重程度、倒房灾民恢复重建能力和受灾户家庭实际状况,制定具体补助标准。目前已下拨民房重建补助资金8535万元。并实行奖励政策,凡符合民房基本建筑规范要求,在2007年春节之前竣工通过验收并入住的,每户奖励1500元。

  简易棚里感受坚强

  吴细菲、吴晓文、吴希榜三姐弟在金乡镇城东小学读书。家里的房子在台风中塌了,所有东西都被压在了废墟下。学校免除了孩子们所有的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本报9月2日《新书新桌新感觉》曾做报道)。

  现在孩子们如期上了学,但是家里的生活还很不方便。台风过后,吴细菲的爸爸用从废墟中捡出来的木板搭了个十几平方米的简易棚,一家五口人这几个月便挤在棚里生活。

  记者在简易棚里看到,棚里仍然没有床,夏天铺在地上的草席换成了海绵,几条被褥是从废墟里挖出来的,救灾的棉被还没有发放到吴家。

  “安置房要首先照顾老人和家里失去亲人的家庭,我们自己搭了这个棚子,暂时还能住。第二批救灾棉被就快发到我们家了。吃饭是不成问题的,上面除了发救灾金,还发了口粮。这些暂时的困难我们还能克服。”吴爸爸憨厚地说。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