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波士顿英式风格的街巷,穿过秀美的查尔斯河,我们来到了秋色深沉的剑桥城。迎面而至的是麻省理工,再下去就是哈佛大学了。
空气里有人文的味道
从麻省到哈佛,没有边界,但是,从一所严谨务实的理工学校走入另一家人文名声卓越的校园,你多半不会搞错,因为走着走着,你凭直觉就知道自己正在进入哈佛:
各种肤色的面孔出现在由三四条道交叉的一小块空地上,风中招展着一些海报,街头艺术家在吹笛,路边咖啡馆有抱着书本的人进出,港式中餐馆的招牌上是繁体字,许多年轻人向街的那头张望,一辆公交车正在过来,骑着山地车的小伙子戴着夺目的头盔掠过,头发斑白气质文雅的教授在街边走……
一眼晃过去,全世界的元素都散落在这一片小天地里,谁都能瞥见令自己眼熟的东西,你听到了八面来风的声息,忽然间就让你觉得世界很小,在午后的秋阳下,在街头断续的笛声中,不知为什么,这一切让你觉得这就是世界终端的人文模型,从容、温和,文化共融,空气中是自由的气息,而从那些年轻人脸上,你瞥见了全世界读书人最通常的表情:暂时无所忧虑的单纯、自在和梦幻。
这就是哈佛广场,它小得像个天井。在来之前,你把它想象得巨硕无比,敬畏无比,而来到这里之后,你觉得它就该是这般模样。
站在这里,你就不想走,秋阳下的温暖和自在,像书卷一样眼熟,这就是哈佛。哈佛,哈佛,这个词在万里之外的今日中国红得发紫,热得诱人,你随便跑进哪家中国书店,必能在畅销书那一档里找到几本题目中有哈佛字眼的。
如今我站在哈佛广场,它平易得出人意外,只是,当我打量哈佛广场上的那些年轻的面孔时,我提醒自己他们中间或许有今后这个国家的总统和议员。
浪漫青春的哈佛质地
那些青春学子的面孔,都显得很亮丽俊帅。事实上当我随后深入哈佛校园,我和同事最额外的发现是,这所学校里的学生似乎都是美女俊男,不知是哈佛的阳光和优越感,能让人变得自信,并由此使人变得漂亮了,还是这里确实集中了人类青年中最顶尖的那一部分。
好多年前,《爱情故事》中的奥利弗和詹尼弗就在他们中间。这部奥斯卡获奖影片不仅轰动了上世纪70年代整个美国影坛,而且感动了80年代中国的校园。它讲述了以自由浪漫为特质的哈佛校园里的一段故事。这部影片大部分场景都是在哈佛校园拍的,里边有很多哈佛美丽的景色。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奥利弗和詹尼弗两人在哈佛 法学院红色楼前的雪地里嬉戏的镜头,“啪”地一声倒在雪地上,起来后厚厚的雪地上出现一个“大”字形的印迹……这是一段名符其实的爱情故事,在影片中除了青春爱情,除了哈佛学院所崇尚的自由、个体、尊严等精神气息之外,你几乎找不到任何东西。中国年轻一代对哈佛的最初直观感受多少来自于这部影片。记得,那个年代理查德·克莱德曼指缝流出的 “Love Story”淌遍中国高校的许多宿舍,影片中一句台词“爱永远不要说抱歉”也成为青涩情书中的流行语。
好多年以后,又有多部与哈佛相关的浪漫故事上演,韩国青春励志片《爱在哈佛》就是其中的一部。该剧由韩剧明星金来沅、金泰熙联袂主演,以哈佛校园为背景,以哈佛留学生情爱为题材,引来泪水无数。
为什么理想主义的文艺作品,都喜欢选择在哈佛登场?
我相信,它是全世界学院的经典,它是学院精神——不媚俗、理想主义、独立、尊严的经典。它本身就是一个梦工场,它生产每个时代有头脑、不媚俗、目光前瞻的精英。所以,它的故事令人向往。
其实在人文主义浓郁的哈佛校园里,与理想、平等、尊严相关的戏也时常在上演,今年年初校长劳伦斯·萨默斯的一句“女生天生理工科差”,引起轩然大波,受到哈佛师生的抗议。压力下,萨默斯宣布辞去哈佛大学校长一职。
哈佛红与往事
沿着秋叶飘零的校道走向那座被游客簇拥的约翰·哈佛雕像,两旁是松鼠跳跃的草坪,四周是古朴雅致的老房子。
它们建于各个年代,低调的红砖,是著名的哈佛红,构成了哈佛的主色。
建于1720年的马萨诸塞楼,建于1763年的霍利斯楼,建于1805年的斯坦顿楼,建于 1815年的大学楼,建于1863年的格雷斯楼,建于1872年的马休楼,建于1880年的赛维尔楼……;这里梭罗住过,这里爱默森住过,这里华盛顿的军队住过……
它们在哈佛校园里比比皆是,代代相传,它们中的一些比如马休楼,如今已是学生宿舍,它们散发着与阅历、积淀相关的人文气息,它们与那些草地上蹦跳的松鼠,那些金发飘飘的青春学生相互掩映,告诉你岁月流逝与精神守望的悖反,从它们面前走过,似乎所有的时光都与你打了个照面,它们在讲述哈佛成为经典的秘诀所在:物质的发展可以日新月异,而塑造精神与文化的家园,却需要阅历、坚持和兼容并蓄,尤其是耐心。
这种耐心,就是哈佛最大的优越感。
人们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算一下,确非虚言。这所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学校,其历史确实比这个国家还早。翻阅手边的一份资料,上面说:
“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比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建立几乎要早一个半世纪。当年,移居美洲的英国清教徒,为其子孙后代的幸福,仿效当时剑桥大学的模式,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这所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始称剑桥学院。逐渐兴起的小镇,从此亦称剑桥。
“1639年,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目的是为了永久纪念学校创办人之一和办学经费的主要捐献者、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文学硕士约翰·哈佛。这是一所私立的高等学校。 1780年,哈佛学院被马萨诸塞州议会破格升为哈佛大学,此名一直延用至今,常被简称为哈佛。
“现在,哈佛大学规模庞大、资产超群,常被人戏称为哈佛帝国。全校共设有13所学院。其中本科生院两所,即哈佛学院与拉德克利夫学院;研究生院11所,即文理学院、商业管理学院、肯尼迪管理学院、设计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大学扩展部等。
“如今,哈佛大学不但是美国政府制定国内外政治、军事、外交政策的思想库,而且在校内,各种学术流派和政治主张都十分活跃。”
手边的资料上还有哈佛的校训,与中国多数大学校训的严肃风格不同,哈佛校训充满了文学色彩:“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斯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哈佛校徽上的就是拉丁文的“真理”字眼。
站在哈佛的校园里,我像多数参观者一样,闪念间会面对这样一个感慨:一所学校的成长历程甚至超过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我怀疑这几乎是一种象征。它说明文化、理想、真理是一种永恒的起点,是发达物质文明的起点,是物质背后起支撑作用的精神层面的功能昭示。
怅然若失的游客
作为游客,我们在校园里蜻蜓点水地晃悠,校园里那种自由而有积淀的氛围,眼前那些阳光而充满灵气的学子面孔,以及仿佛展现在他们身后的那一条条明亮的未来之路,竟让我们对自己生出老大徒伤悲的感叹。
羡意滋生,后悔自己读书年代没有早做出来闯闯的打算,如今看眼前的那些才隽,心里突然有泄气的滋味。在秋阳明媚的哈佛,这是我们本次采访对自己最大的感受,真渴望时光倒回,自己也抱着书混迹于其中,并因此人生有一个更好的起点。跻身这里,会觉得自己是美国需要的人,而不是自己需要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