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隔壁印刷机隆隆的、有节奏的运转声,印刷品已经开印了。在同一个房间里,还存放着大批已经印刷完毕、等待发货的日历、年历、信笺、商业票据等等。赚钱的忙碌告一段落了,文印社的主人李叶敏——一个再典型不过的路桥个体老板——坐到了电脑前。终于有些空闲了,该做些什么?
自从办起印刷厂三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摆在李叶敏面前。他的习惯是上网。昨天,李叶敏打开了路桥义工网,因为他是台州路桥义工分会会长、台州义工的五大发起人之一;他又打开了中华义工联合会的论坛,因为他是这个全国性论坛的副版主。在BBS与QQ群里,他与路桥和全国各地的义工聊天,讨论着哪里有需要帮助的弱者,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琢磨着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去帮助他们。
一边是飞速运转着的攫取财富的机器,一边是为了助人和付出所做的殚精竭虑的思考,这看似互相排斥的两方面,却在李叶敏的世界里兼容。在路桥,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
路桥,在台州当地有“商都”之称,个体民营经济尤其发达,其富裕程度在台州三区中首屈一指。在这块土地上,看上去经济法则统治着一切,人们的脸上写着现实与功利,淡薄的人情味似乎完全稀释在工业的空气中。
也是在路桥,以“自愿、利他、不计报酬”为核心精神的义工运动却获得了生机,这里是台州义工发展得最早、最好的地区之一。从2005年6月27日路桥义工组织正式成立后,进行了大量的义卖、助困、助残、助学活动。记者亲眼看到,这些20出头的男孩女孩们在几个福利院里,不顾老人和残疾人味道浓重的脚气,耐心地为他们剪着脚指甲。在本报的帮助下,最近他们还把募捐来的近10吨衣物运往青海省玉树县,帮助那里的寒门学子度过严冬。
在崇尚商业利益的社会气候下,富有的路桥人究竟为什么要做义工?难道真的是像雷锋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些普通的现代人做好事,是不是有一些包含私心的“不纯”动机?他们到底从中想得到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为了探究这些充满矛盾的问题的答案,昨天记者专门赶赴路桥,与五位义工进行了反复交流。他们是小企业主李叶敏、个体商人林雄、媒体从业者林灵清和下岗工人邱文华。
李叶敏:“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这句朴实的话,是李叶敏对于每一名新义工都要说到的。对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李叶敏是这样解释的:“今天我平平安安、高高兴兴的,但是说不定哪一天就会遇上天灾人祸,谁都有这样的担心。要是今天我帮助了别人,明天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就会来帮助我,而且这样接受帮助是理直气壮、理所当然的,就像很多地方的‘爱心银行’一样,把爱心捐款存进银行,自己落魄时也能从中受益。”
林灵清:“参加义工就像买一份保险”
“感觉就像买一份保险。”《中学生学习报》发行主管林灵清对记者说,“很多来参加义工的人都有这种想法。”加入义工队伍的人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李叶敏对此并不讳言:“有的是没什么事,为了开心一块玩玩;有的是小青年想认识漂亮的小姑娘;有的是为了能交上更多的朋友;也有的是做过亏心事,为了赎罪而来参加的。不管是为了什么,来到这里做义工,就要遵守规则,加入三个月后至少要参加一次活动,否则就请退出。”
林雄:“没有自身利益、不用算计、受到感恩,感觉轻松!”
每次活动,胖乎乎的林雄都非常活跃、十分抢眼。他出自一个商人家庭,今年24岁的他,从1998年起就开始做生意,一开始经营布料和摩托车配件,后来做摩托车整车和电瓶车,曾经跟过李书福一段时间,闯荡过宁波、上海、江苏。在赚钱容易、新读书无用论盛行的环境下,他和一帮富家子混在一起,有一大帮的酒肉朋友,活得如同纨绔子弟。他加入义工,其实是为了追求女孩杨红燕。
“第一次参加活动,看到十八九岁的小女孩不怕脏不怕臭,给那些老人服务,我一开始很惊讶,然后是感动,真的,我以前都不知道什么叫感动。”林雄说,刚加入的那段时间,他在生意上遭遇失败,很郁闷。“参加几次义工活动,感觉特别开心。没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不需要像做生意那样斤斤计较、算计来算计去,心里轻松多了,而且受助者对我千恩万谢的,这种感觉不要太好哦!”他颇有些自豪地对记者说,“自从8月2日我加入以来,每次的义工活动我都参加了!”
邱文华:“做了义工,就没时间去打牌”
总是呵呵笑着的邱文华,原本在机床附件厂上班,但今年初下岗了。闲在家里没事做的他,开始有了打牌、赌博的苗头。为了戒掉这些不良嗜好,他的老婆就为他在路桥义工报了名。结果,邱文华就喜欢上了做义工,“我虽然没什么钱,但是做义工主要不是挣钱,而是出力,我力气有的是,和大家一起很开心。”
林雄也说道,“我父母支持我做义工,为了让我参加义工,还把家里的车给我开,自己去打的。他们这么做,是怕我天天瞎混,虚度大好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