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熟悉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的人,也许在很多场合都听到过他说的这句话:杭州不仅有西湖,还有浙大,这是杭州的两张金名片。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杭州与浙大的战略合作已有6年了,昨天杭州市与浙江大学战略合作委员会又召开了第五次会议。
晚上六点多,整整开了一天会的他又要面对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说:
浙大是杭州的智库
“杭州是一个没有地矿资源、没有港口资源的城市,但杭州有两样东西是许多城市无法比拟的,一是环境,二是人才。杭州拥有以浙大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等学府。所以杭州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新技术产业是第一增长点。无论落实哪个第一,都离不开浙大。浙大就是杭州的人才库、智囊团。”
记者旁白:杭州“沿江跨江发展”战略最初就是由浙大教授马玉祥提出的,江南大道上的智能红绿灯是浙大副校长褚健的作品……杭州大大小小的城事中经常采纳浙大教授的建言。不仅如此,杭州市政府的大门也向大学“敞开”:浙大许多教授担任了杭州市政府的顾问,如浙大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史晋川就是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综合组组长。
现在浙大每年毕业生近万人,其中有一半留在了杭州。在人们眼里,浙大留在杭州的毕业生越多,越能显示杭州这座城市的吸引力。
对浙大实行“四优先”
“浙大要成为软、硬件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杭州市支持浙大发展义不容辞。杭州市对浙大将实行‘四个优先’:一是办事服务优先,把浙大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二是政策享受优先。坚持‘同城待遇’,让浙大所有单位和企业都能享受杭州出台的所有相关政策。三是经费安排优先。对浙大合作项目,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训等,在经费上都优先安排。四是人才引进优先。杭州引进人才首先面向浙大,优先吸收浙大人才到杭州工作,使浙大真正成为杭州智库。”
记者旁白:最近在浙大医学院紫金港新校区落成典礼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罗建红高兴地说,有了新校区,很多教学和科研计划终于可以开始实施了。现在医学院的教授每人有一个自己的实验室,学生跨学科的选修、副修等也不成问题,而以前五、六个校区分散开,跨学科教育很难实行。
知本+资本
杭州要打造“和谐创业”模式。就是以高品位生活实现高质量创业,载体就是“天堂硅谷”和“东方休闲之都”的统一。杭州的创业模式与温州、苏南创业模式不同。从企业家角度来看,温州是“资本家”模式,属于资本资产型;苏南是“知本家”模式,一批知识精英在外企打工,有的甚至担任总裁、总经理。而杭州是“资本家+知本家”类型,一批高科技企业包括软件企业、网络企业,既有资产,又有知识。浙大不但能培养出学者、教授,还能培养出知识资本型企业家,这是杭州推进“和谐创业”的关键。
记者旁白:也许当浙大成为“东方斯坦福”的那一天,杭州距离“东方日内瓦”也为期不远了。 文/本报记者 俞熙娜
摄/本报记者 林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