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安全问题,大家都很关心。买来的房子用了一段时间怎么有裂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旁边的工地在施工,家里的房子开裂了,是不是施工影响的?房子住了许多年,表面上看看没什么问题,会不会其实已经不能安全使用了……
日前出台的《杭州市城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办法》,就对这些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
昨天,本报的桥梁热线里,接到的读者来电咨询很多很多,杭州市房屋安全鉴定所相关负责人在电话那头一一解答。
这八类房屋 要进行安全鉴定
杭州耶稣堂弄李先生:前不久附近单位施工,感觉自家的房子摇晃幅度挺大,最近还发现家里墙壁甚至开裂了,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王少媚:根据最新出台的《杭州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房屋交付使用后,有8类房屋应当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分别是:
(一)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仍需继续使用的房屋;(二)学校、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和大型商场、饭店等公共服务场所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一半的房屋;(三)出现危及使用安全迹象的房屋;(四)拆改建筑主体结构,明显加大荷载的房屋;(五)改变使用性质、危及使用安全的房屋;(六)遭受灾害事故后出现异常,仍需继续投入正常使用的房屋;(七)进行地下管线施工、桩基施工、附设三米以上地下室深基坑、爆破及较烈震动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建设项目,其施工区周边可能被损坏的房屋;(八)其他依法应当进行鉴定的房屋。
像你所说的情况,属于第七类,应该进行一下房屋鉴定,看看是否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
房子住久了 就要做做体检
杭州锦绣新村胡先生:看到报纸上说,房子要定期做做体检,做这个体检有必要吗?有些什么项目?要收费的吗?
李向峰:感觉身体不舒服了,要去医院做个体检,车子开了一段时间,也得去做做保养,其实房子也是一样,住得时间久了,难免有些毛病,这个时候,也需要做做体检。
房屋体检分为常规检查和深度检查两种,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查房屋外在质量和表面倾向。深度检查主要是对照原设计的使用功能,看看房屋的安全等级能达到多少,抗灾能力有多少等等。做房屋体检后,我们会出具房屋鉴定报告,明确告诉房主房屋能不能正常使用,会不会涉及到不安全等等。具体根据房屋的使用寿命、结构布置、使用功能等情况来制定综合性的体检方案。
房屋体检是要收费的,一般常规性检查的话是4元~6元一个平方米。近期我们会免费赠送5000张房屋体检卡,凭卡可以在房屋进行常规体检时享受减免优惠,如果您有这个需要,到时候可以关注一下。
周围要施工 可让对方先鉴定
上城区湖滨路吴女士:我们这幢楼最近家家户户都发现了裂缝,住户们都怀疑是附近施工造成的。我想问一下,这种情况施工单位是不是应该负责任?
付翔:刚才介绍了,这种情况属于需要鉴定的第七类房屋。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该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可能影响范围内的房屋进行现状鉴定,保全证据。施工过程中,必须对相邻房屋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进行动态监护。
对确实受到施工影响的房屋,施工结束后,可以再次委托进行影响程度鉴定。如果是因为施工造成周边房屋损坏的,由建设单位按照鉴定意见进行治理恢复,并承担相关民事责任。
所以你可以要求他们做房屋安全鉴定,按照安全鉴定报告,确认房屋开裂是否由于施工单位造成的。如果是,就要他们承担责任。以后,居民如果得知附近有施工可能会影响房屋安全的,有权要求对方在施工前做好房屋安全现状鉴定。
相邻有影响 大家以后多注意
萧山的徐先生打来电话:我家房子是1990年建起来的3层楼农民房,现在我家东面新建了一座6层楼高的房子。我总感觉我家的楼房比以前向东面倾斜了一些,这个该怎么处理呢?
詹笑颖:这种情况属于相邻影响,一般是后建的楼房影响先建的楼房,层数高的影响层数低的。徐先生可以委托我们房屋安全鉴定所,做出鉴定报告,看看具体原因是什么。
但如果双方争执激烈,要走上了法庭,单方委托做出报告进入了法律程序,且其中一方对鉴定报告的结果不认可,那么反而会耽误更多的时间。所以一般我们建议,相邻双方协商后共同委托安鉴所来做鉴定,这样双方都可以为鉴定提供证据,以便做出的鉴定结果更加准确,比如当时基坑有多深,桩怎么打的。同时这也有利于双方意见达成一致,促成协商调解成功。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醒居民重视房屋的事前鉴定。一旦相邻影响发生了,再做事后鉴定,可能有些证据不好把握,如果有事前鉴定进行比对,那这样的证据会更加有说服力。
家旁是铁路 可做减震方案
余杭孙先生:我家两层半的房子建成已经7年了,属于独门独户,去年附近铁路开通,铁路离我家只有40米左右。自从铁路开通后,睡觉能感觉到震动,一年多后,发现房子大梁出现裂痕,下水道水管断裂。
王少媚:像孙先生独门独户的房屋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可以委托房屋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检测铁路对房屋主体的震害到底有多大,看看是不是影响房屋使用。如果影响非常严重的话,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影响。比如提供对你家房屋进行隔离、减震的方案,减少铁路对房屋的震动影响。本报通讯员 王睿俊 谢旭 林贤飞
本报记者 刘焜 娄炜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