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2版:人物·封面人物
3  4  
PDF 版
· 布朗工党希望之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布朗工党希望之星
■本版撰稿:徐海静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11月15日,英国议会复会,托尼·布莱尔最后一次以首相身份与会。面对保守党党魁戴维·卡麦隆“工党政府已无新货可陈”的指责,布莱尔反唇相讥,称即便卡麦隆执政,对于国事也拿不出实质性的政策,只不过是下次大选的轻量级选手而已,至于工党,自有重量级选手出场,“工党将继续在唐宁街的第四届任期”。布莱尔的狠话,引得工党议员一片大笑,卡麦隆当场脸红。

  工党议员普遍认为,布莱尔所说的这个“重量级选手”无疑就是财政大臣戈登·布朗。在布莱尔结束演讲后,布朗还拍了拍布莱尔的后背,心情看起来相当不错,毕竟他等这一刻不是一天两天了。

  ■布朗小档案

  戈登·布朗1951年2月20日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的一个牧师家庭,1968年加入工党。1982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曾担任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技术学院讲师及记者和电视台编辑等职。

  1977至1983年任苏格兰工党执委会委员。

  1983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任工党苏格兰委员会主席。

  1985年担任工党影子内阁财政首席秘书、贸易和工业事务发言人等职。

  1992年担任工党影子内阁财政大臣。

  1997年5月,登上财政大臣宝座。

  1999年9月11日起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后改名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委员会)主席。

  2001年6月8日连任财政大臣。

  2005年5月6日再次连任财政大臣。

  工党希望之星

  布朗在目前的职位上已待了近10年。1997年,工党上台,2001年、2005年又两次在大选中取得胜利,连续执政。作为新工党的缔造者之一,布朗功不可没。

  布朗来自苏格兰,在许多英格兰人眼中,苏格兰历史上就是个政治纷争严重的地方。而一些议员批评布朗的“苏格兰人特质”,认为这将影响英格兰选民在下届选举中的投票决定。

  布朗出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毕业于柯科迪高中。16岁时,布朗不负众望,考入名校爱丁堡大学,攻读历史。大学时期一次橄榄球事故导致他视网膜脱落,造成他左眼失明。

  本科毕业时,布朗获得了一等荣誉。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布朗就已与工党结下不解之缘。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1918年-1929年工党和苏格兰政治变迁”。

  毕业后,布朗先后在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技术学院任教,后担任苏格兰电视台记者。

  1979年,布朗首次接触政治,参加选举,但败在保守党候选人手上。但仅仅4年后,他就成功当选下议院议员。

  年轻有为的布朗成为工党的希望之星,与布莱尔一起塑造了新工党的形象。虽然当时工党尚未执政,布朗在影子内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92年起他出任影子财政大臣。

  英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政治传闻:1994年,工党“老当家的”约翰·史密斯突发心脏病去世,当时均四十出头的布莱尔和布朗这一对“金童”都有心担当重任。他们明白,胜利者有一天会当选首相。

  不过,为了给工党争取更大胜算,避免党内竞争削弱工党支持率,彼得·曼德尔森和其他党内大佬说服布朗放弃与布莱尔竞争工党领导人。布朗最终同意退出竞争,但也获得了布莱尔的承诺,即在他第二任首相任期过半后让位给布朗。

  急欲取代布莱尔

  布朗被公认是布莱尔的接班人,1997年后工党的第一个任期内和第二个任期的头两年里,这一点并未引起太多争论和关注。但从2004年起,或许是布莱尔迟迟不让位逼急了布朗,英国媒体开始出现布朗急欲取布莱尔而代之的报道。

  2004年5月,布朗利用布莱尔伊拉克战争政策不受欢迎的机会,联手党内重要人物、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对布莱尔展开“逼宫”,布莱尔唯仗“群臣保驾”、自己立场坚定才过关。

  2005年5月,虽然优势遭到削弱,工党仍在大选中获胜,布莱尔的党内地位得到了稳固。布朗阵营沉默了一阵,直至当年9月的工党年会再次发难。布朗此次采取迂回策略。他不再批评布莱尔,改为布莱尔唱赞歌,认同布莱尔设定的改革日程,扮演布莱尔继任者而不是挑战者的角色。

  2006年刚开始,布朗再次展现自己的政治羽翼,在演讲中大谈“英国国民性”。在“国民性”这个宽泛主题下,布朗涉及环境、教育、交通、科技、外交等诸多话题。今年2月,他更是在演讲中谈论反恐话题,大大超出他作为财政大臣的职责范围。

  布朗的这些高调举动促使媒体猜测,布莱尔实际上正在秘密交权给布朗。有媒体甚至说,“双布”实际上已开始共同执政,为的是树立布朗可靠的重量级领导人形象。

  

  唐宁街10号风波

  2006年9月的一天,一名女仆告诉布莱尔的妻子切丽,窗帘已经送到了。切丽反问道:“什么窗帘?我没有订窗帘。”原来窗帘是布朗家订的,但被送错了地址。

  事实上,布莱尔一家目前居住在唐宁街11号,唐宁街10号的主人应该是布朗。

  事情还要回溯到1997年。布莱尔领导工党赢得当年大选之后,被安排入住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财政大臣布朗则入住隔壁11号。但由于布莱尔家庭成员众多,而布朗当时还是独身,布莱尔和布朗达成“换房”协议,布莱尔一家住进较为宽敞的11号,布朗搬进10号,住在楼上。

  不知是否为了避嫌,布朗本人并没有真住进去10号,而是住在唐宁街附近的一处公寓,把10号的楼上租出另作他用。唐宁街10号一楼实际上仍然被用作布莱尔的办公场所。

  之后布朗也成了家,与妻子萨拉有了儿子约翰,2006年又新添了儿子詹姆斯·弗雷泽。家庭扩容让他打算与妻儿一同搬回唐宁街10号。同时安全部门的官员也向他建议说,住在唐宁街10号更容易保护家人安全。

  原本简单的事情经英国媒体一番炒作变得复杂、敏感起来,也加深了人们对布朗入主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是否有“逼宫”之意的猜测。

  布朗虽然不认为搬回唐宁街10号有任何隐喻含义,他不能否认的是,全英国都在关注,布莱尔是否、何时把首相职位让给他。

  还是在2006年9月,工党年会召开前夕,在一众工党议员辞职的压力下,一直拒绝明确卸任日期的布莱尔终于松口,给出了12个月内正式卸任的答复。随后,布莱尔和布朗一同出现在公众场合,举止友好、亲密,试图打消公众猜测。

  布莱尔和布朗暂时言和也出于对抗共同对手――保守党年轻领袖戴维·卡梅伦的考虑。

  在布朗的选区、工党重镇爱丁堡最近举行的一次递补选举中,工党遭受惨败。这迫使“双布”不得不暂时放下个人恩怨,以全党利益为重,重新考虑工党的支持率和形象问题。

  

  难忘丧女之痛

  布朗一直被认为是一位具有神秘色彩的政治家。有人认为,布朗沉默寡言的作风会成为他竞选工党领袖和英国首相的一大障碍。今年9月,前内政大臣查尔斯克拉克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对布朗能否接任首相一职提出质疑。他说,布朗有“心理”问题,并指责布朗是个“控制欲强的人”。

  但布朗的朋友认为,与布朗留给公众的印象相比,他在实际生活中更加热情并富有智慧。朋友强烈建议布朗在公众场合更多微笑,袒露自己的个人感情。

  这也许是为什么布朗会接受天空新闻频道采访,打破沉默谈起在2002年丧失爱女的痛楚。

  2000年8月,49岁的布朗与比自己小13岁的妻子萨拉结婚。2002年1月7日,两人的第一个孩子珍妮弗·简出生仅10天就因脑出血不治,在父母的怀抱里离开人世。

  珍尼弗·简是一名提前7周降临人世的早产儿,出生时体重只有1.1公斤。1月4日,医生在给珍尼弗进行体检时,发现她有脑出血现象,立即就转往特护病房。虽然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和布朗夫妇彻夜未眠的临床陪护,可她还是难逃厄运。

  谈到爱女时,布朗声音哽咽,眼中闪着泪光。“没有什么比丧失一个幼小而珍贵的生命更残忍的事情了,”布朗说,“一个人永远都难以承受这样的事,因为总觉得生命中丢失了一些东西……”

  2003年10月,布朗夫妇的儿子约翰出世,这才缓解了两人的丧女之痛。布朗后来说,珍妮弗·简死后,自己近一年不忍听音乐,幸而约翰的出生弥补了这一切。

  布朗说,儿子的降生令他家变成“全英国最幸福的家庭”。他还忍不住诉说初为人父的欣喜感受:“尽管有些夜晚难以入眠,但每天清晨,我的脚步就像装了弹簧一样带劲。”

  2006年7月,布朗夫妇再添一子詹姆斯·弗雷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