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陈辉是河南信阳市息县八里岔乡黄庄村人。他出生不久,母亲徐正珍患上了产后类风湿而瘫痪不起。12岁时,陈辉被查出不幸患上白血病。为了给他治病,哥哥主动退学打工挣钱,瘫痪的母亲也主动停止用药。
伤心的陈辉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瞒着父母离开家乡踏上打工路,希望自己能赚点钱为母亲治病。他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反响强烈,郑州万余大学生更是欲典身筹钱救助陈辉。
不辞而别郑州打工
这本该是个幸福的家庭。陈辉是家中最受疼爱的小儿子,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哥哥。然而1990年,陈辉出生不久,母亲徐正珍就因到河里干活患上了产后类风湿,两年后瘫痪不起。6岁时,因为爸爸要种赖以生存的4亩薄田,哥哥上学又不经常在家,所以照顾妈妈的重担就落在了小陈辉的身上,烧火、煮饭、喂猪等家务活儿样样要干。
“照顾我妈的时候,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她疼得死去活来。”但家庭的贫困,让母亲除了吃点便宜药外,再无钱接受其他治疗,因此,陈辉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遭受一次次的病痛折磨。“每次看到躺在床上的妈妈,我就感觉很内疚。如果妈妈不是生我,也不会落下这种病。”陈辉说。
到2002年,母亲的药费已经让陈家入不敷出。为了一家人的生活,陈辉的父亲陈召明在农忙以外的时间到天津等地打工。陈召明每次打工回来,为方便儿子学习,他就让陈辉去他姑姑家住上一段日子。2002年2月,陈辉脸色蜡黄,并经常发烧,姑姑带他到村里的诊所看病后,医生说是肝炎,就用治疗肝炎的办法帮他治病。当年3月17日,陈辉的“肝炎”治好了,却突然口鼻流血不止。陈召明带儿子到县医院治疗后,血是止住了,但医生却说:陈辉可能患上了白血病。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陈召明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才12岁的孩子怎么会患上白血病呢?带着从亲戚那儿借来的1万多元钱,陈召明领儿子到武汉协和医院进行了详细检查,检查结果表明,陈辉患得的确是白血病。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换骨髓,费用需要四十万至五十万元。“为妻子治病已经借了3万多元的外债,现在给儿子治病又要四五十万元……”陈召明脑中装着一个天文数字,领着陈辉回到家后,他卖光了猪、牛、鸡。为给陈辉治病,哥哥主动退了学,到郑州打工挣钱;瘫痪的母亲也主动停止用药,全家人争取省下每一分钱……2002年5月底,陈召明相继从朋友、亲戚那里拼拼凑凑借了8万多元,带着陈辉到息县医院输血。
此后,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陈家经常出现两个悲伤和无奈的场景:妈妈躺在床上以泪洗面,她想为儿子治病,想让儿子健康,恨不能把自己的命换给儿子。而在另一间屋内,陈辉则捂着被子不停地哭泣,他恨自己不争气,给家人增添了负担,“如果没有我这个儿子,也许全家人不会过得这么艰难。”
2004年以后,陈辉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犯病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在学校里,陈辉每次犯病都把老师吓得手足无措。今年,虽然陈辉以512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息县四中,但却因身体和家庭的双重原因,不得不带着对学习的渴望和老师的遗憾没能去上。
今年5月份,在检查过程中显示,陈辉的血小板仅有2.8万,正常人则有10万到30万。为了维持生命,陈辉每月要输血一次,而每次都要花掉1500元左右。看着父亲整日愁眉苦脸的模样,看着母亲整日哭红的双眼,看着哥哥在外卖命赚钱,陈辉暗暗下定决心不再接受治疗,“我要出外打工,在自己生命剩余不多的时间内,赚钱为母亲治病。”
10月7日早上,陈辉给爸妈留下一封信后,带上40多元钱和几件衣服,乘车前往郑州打工。在车上他认识了几个也是去郑州工地干活的人,于是,陈辉跟着他们来到工地上,开始干些扫地、浇水的轻活。
万余学子欲“典身”相救
陈辉感人故事经全国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及转载后,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为挽救陈辉,郑州1万余名学子相继在一份《典身契约》上签名,并按上红红的指印。他们以合同的形式承诺,只要签约单位有爱心,愿意为陈辉出钱治病,他们愿为签约单位白工作1年。
位于郑州市南三环附近的郑州交通学院内,一写有“从自我做起,让世界充满爱”的红色条幅,挂在校园办公楼的醒目位置。条幅下面坐着七八个学生,他们每人手执一份关于陈辉救母事迹的报道复印件,周围则围满了不同年级的学生。
人群中不时传出对陈辉事迹的议论声。在桌子正中央,一份《典身契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契约书上写道:
“为了帮助陈辉治疗白血病,体现大学生的爱心,奉献自己的力量,在互惠的基础上,我们郑州交通学院的学生,自愿与甲方(用人单位)提前签订就业契约。提前预支1年的劳动报酬,无偿捐给陈辉,救助其治病,以便早日康复。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签订本契约。”
据该次活动发起者之一、该校物流管理系大一新生郎迎丽说,11月15日,她所在的学院新闻通讯社成员看到了关于陈辉的报道事迹后,很受感动。陈辉在身患绝症时,始终没有忘记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报答,将“孝道”作为对母亲的最大回报。因此,他们新闻通讯社部分成员,就在一起商量如何帮助陈辉。
“起初大家都想各尽所能捐点钱,但对于陈辉所需的四五十万元医疗费来说,学生们的捐款只能是杯水车薪。”郎迎丽说,后来经过再三考虑,他们决定找几家单位,把自己工作1年的报酬提前支付,都捐给陈辉。在这1年当中,他们义务给该单位工作。
另一位发起者乃殿雄边指挥着队伍,边抽空介绍:“我们毕业后去工作,起初1年,主要也是锻炼自己的能力,钱方面无所谓,现在我们拟制了这份《典身契约》既能帮助陈辉,又能给自己找个锻炼工作能力的机会,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虽然当天是星期日,但救助陈辉的签约桌前却热闹异常。前来签字的人不断增多,从刚开始的100多人,到后来的500余人,队伍在不断壮大。从刚入校的新生到即将毕业的师兄,前来活动现场的学子络绎不绝。记者获悉,该学院共有1万余人在《典身契约》上签了字。大学生们急切盼望,有意向的爱心用人单位能尽快与他们联系。
募捐的钱只想救妈妈
与此同时,陈辉的病情也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表示愿意为陈辉及其母亲提供医疗帮助,著名血液病专家、该院血液科主任赵晓武表示:“竭尽全力挽救陈辉的生命。”
11月16日接到陈辉的电话后,母亲徐正珍这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但听说陈辉坚持要打工不回家,徐正珍的心又被揪紧了,她要坚持到郑州亲自说服儿子。
“听说我要来看陈辉,她非得跟我来,她说陈辉不回家她也不活了。我也拗不过她,因我家交通不方便,我就用辆自行车把她驮到3里外的村委门口,村支部书记蔡绍政听说我们要去郑州,特意拿800元钱租了辆桑塔纳把我们送到这儿。”父亲陈召明说。
据医生介绍,如果要治好陈辉的白血病,费用需要几十万元,眼下募捐到的钱只能维持很少一段时间,如果半途而废将起不到治疗的效果。为了省钱和不愿给医院添麻烦,陈辉的母亲拒绝做任何检查……徐正珍拉着陈辉的手,眼含泪水看着自己懂事的儿子:“傻孩子,你不治病,妈也不治,现在就出院。”
“妈,您一定要治病,您疼起来我都难受死了!”
“孩啊,你是个孝顺的孩子,钱还是给你治病,妈妈的病不要紧。”
“妈,没用的,我的病治不好了,能把您的病治好,我死也安心了。”
“孩子,别说傻话,你不治病,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好不了,我也不活了。”
母子在病房内的互相谦让,感染了身边许多人,在场的医护人员和记者热泪盈眶,无不为之动容。
在父母和医生的劝说下,陈辉勉强接受了骨髓穿刺检查,化验结果将于近日出来。截至目前,社会各界已为陈辉捐款103516元。尽管如此,距离陈辉所需的医疗费仍有不小差距。陈辉的家乡息县县委、县政府表态将尽最大努力给陈辉提供医疗援助。息县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95万人民向陈辉学习。同时,县委有关领导第一时间冒雨赶到郑州,将县乡两级的捐款交到了陈辉父亲手中,并向陈辉母子转达全县人民对陈辉的问候,同时对陈辉的义举表示由衷的敬意。县委、县政府还将正式下发文件,号召全县人民向陈辉学习。同时,该县民政局已着手解决陈辉及陈辉母亲的医疗费用等问题。
面对众多好心人伸出的援助之手,陈辉感慨地说,小时候,爸妈最大的希望是他和哥哥能学有所成,走出这贫穷的家。那时自己就想能好好学习,考上一所理想大学,满足爸妈的心愿。可等患上白血病后,这些都成了泡影,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到生命终结时,能看到妈妈站起来,这样自己才会带着微笑放心离开。“如果人知道自己还有一年多的生命,他会干什么?两年后,估计没人能把我留在这个世上,对我来说给我捐款也没什么意义了,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母亲,所以我现在决定拒绝治疗,省一点钱为母亲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