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钟慧丽 发自上海
“20年之后我们年纪都比较大了,我们可以经常在一个脚底按摩店,水烫一点,然后思维不断地勃发,使自己在烫水的激荡下有更多的创意。”
11月24日上海浙江商会20周年庆上,主持人让浙商们想想20年以后自己在干什么。江南春眯着眼睛说洗脚——这句逗笑大家的话让记者想起周年庆刚开始时大屏幕播放的镜头。一大群候鸟贴着海面飞过,扑着镜头飞过,擦着雪峰飞过……法国纪录片《travelling birds》(迁徙的鸟)里的镜头。从冬到夏,从地球这边飞到那边,飞累了,走累了,需要休息一下,调侃一下,想想未来。
浙商贡献新模式
“我们在沪企业的总数已经接近3万家,实际运作资本超过3000亿元。”说起在沪浙商的情况,上海浙江商会会长郭广昌显得非常自豪。“我们还为中国民营经济,为中国的文明贡献了一批极富价值的商业模式。”
郭广昌指的是他们——
杉杉集团的郑永刚。把不到300名员工,亏损以千万元计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有21个服装品牌,两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近百亿元的大型产业集团。
美特斯邦威的周成建。用借网捕鱼的经营方式,为中国服装业走出了一条独特之路,创造了每两秒钟卖出一件服装的记录。
分众传媒的江南春。把创意当成信仰,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在中国建立起庞大的楼宇网。
……
“他们探索的意义不仅仅为我们社会贡献了诸多的商业模式,更多在于告诉我们商业成功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和实践,我们就有机会把企业从小做大,做强。”郭广昌表示。
上海滩上三步曲
上海滩,一直是全国各地商人向往的寸土寸金之地。如今立足大上海的新浙商,就是以改革开放后近50万赴上海寻金的浙江商人为基础的。
浙江企业入驻上海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是以联营合作或租赁摊位开设“窗口”为主,浙江人主要集中在北京东路。20世纪90年代,浙商以创办商贸企业或专业市场为主,在以南京路为代表的商区大展拳脚。而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是浙江企业入驻上海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里,大批“集团军”来到上海,并开始真正地创办实业。
“短短三四年间,原来数以千计的浙江驻沪企业,迅速增长到数以万计。到2006年底,在沪浙商数量将近9万,注册资本超过900亿元。”郭广昌这样表述这期间浙江商人入沪的激情。
“均瑶”、“美特斯邦威”、“红蜻蜓”……都是那段时间进驻上海的。在上海南汇区康桥路,红蜻蜓工业园区、美特斯邦威园区等浙籍企业的工业园区一个接着一个。美特斯甚至在路上造了一座人行天桥——因为公司食堂在马路对面,造了桥员工吃饭就不用横穿马路。
新浙商的未来形态
有前20年的积累,像候鸟一样从浙江迁到上海发展的浙商,无疑有了更多从容自信的资本。
除了发展自己在上海滩的事业,他们已经回乡投资企业450家,投资项目约680亿元,为沪浙两地的社会发展、慈善事业等贡献了上百亿元。就在商会庆典当天,上海浙江商会还向中国光彩基金会捐赠1500万元人民币。
“不过,浙江民企在上海还是有一些隐形制约。比如上海商务成本、交通成本、时间成本都很高,工作节奏快,很多企业家虽然赚到了钱,但生活质量很低,身体状况也不理想。”上海浙江商会秘书长陈康汉告诉记者。
什么是未来的浙商形态呢?在20周年庆上,浙商们用这样的话想象了自己20年之后——
郑永刚:再过20年我已经退休了,我希望看到新一代浙商精神。
周成建:新经济在召唤,希望大家明天比今天更快乐幸福。
沈国军:我们今后20年,浙商要更加团结,要关心自己的健康,要弘扬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