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9版:每日新闻·市民
3  4  
PDF 版
· 冬日秋色
· 400张车票见证寻亲路
· 民情日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万里寻女 余生不辍
400张车票见证寻亲路
  海宁一对七旬老人,为了找寻去年8月22日走失的女儿,走遍浙、苏、赣、皖、闽、沪六省市,留下了400余张车船票。他们求助乞丐,露宿街头,历经艰辛,可至今还没找到自己的女儿。老人说:“余生就要这样过下去了。不找到女儿,怎么能算父母呢。”

  这对为寻爱女而所剩无几的老人甚至许诺:如有人帮助找到女儿,愿用3万元作为感谢费。

  昨天,这对老人互相搀扶着来到本报。老人名叫邵加堃,老伴叫王菊芳,家住海宁市。走失的是家中长女,名叫邵丽霞,今年43岁,患有轻度精神病。

  找遍海宁大街小巷

  去年8月22日中午11时许,患轻度精神病的邵丽霞,吃完饭后,对父亲说要出去走走。不料,女儿这一出门,就再也没有回来。

  王菊芳说,女儿走失,她和老伴赶快通知家人和亲戚朋友,有的坐汽车,有的骑自行车,有的走路,他们在海宁市的大街小巷,四处寻找。

  一年辗转六省市

  “女儿的失踪,对我们打击很大。”王菊芳老人说,当天,在海宁没有找到女儿的踪影。第二天,他们就买来几张地图和火车时刻表,根据女儿出走的时间,沿着海宁到杭州和各地的列车停靠站,一站站地开始寻找女儿的下落。

  “你看看,这是我们去每个城市用的车票。”王菊芳拿出厚厚的一沓车票,记者数了数,竟有400余张。

  求助乞丐寻找女儿

  有一次,老两口接到江西弋阳一位热心人的电话,称有一个乞丐,带着一个女精神病人四处游逛,很像他们寻找的女儿。这个信息,让他们兴奋不已。当晚12点,老两口就坐火车赶到了江西弋阳。因为天还没亮,他们花了5块钱,在一个家庭旅馆的过道上租了个铺位,两人穿着衣服,卧靠了几个小时。第二天一早,他们雇了辆摩托车,在乡间小路上奔走。

  当时,连续几天的大雨,河水淹没了当地一条小河的桥面,老两口冒着生命危险,慢慢涉水过河。在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感受时,泪水在王菊芳老人的眼眶里打转。

  当天,老两口好不容易找到那位乞丐,可乞丐却说,已经把人送给了隔壁村收破烂的王某了。听到消息,老两口又立刻连夜赶到王某家。在那里,他们看到2个女精神病人,在垃圾堆里挑拣破旧的塑料袋,但她们都不是自己的女儿。

  因为要赶火车,老俩口又连夜往回赶,可天太黑,又下着雨,两人在大山里转了好多村庄,就是找不到回去的路。最后,在一个当地农民遗弃的茅草棚里,躲了半夜。不过,又累又饿的他们,竟迷迷糊糊地昏睡了过去,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睡来。后来,还是当地一个好心的村民,才带他们走出了大山。

  寻亲路上遇到骗子

  在寻女儿的过程中,邵加堃夫妇也遇到了骗子。一次,一伙骗子把两位老人从海宁骗到玉环。“到了玉环后,我们花了100多块钱,请了这个年轻人吃了一顿饭,希望能得到帮助,但这个年轻人一开口就向我们要1000元信息费。”老人说,他们感觉不对劲,就借口逃了出来。

  去了11次江西上饶

  “我和老伴都是普通退休职工,身边积蓄不多。这一年里,我们已经花费了4万多元,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外地跑。但辛苦一点没什么,我们只担心女儿在外面受苦。现在,我们唯一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再见上女儿一面。

  邵加堃说,这一年来,他们生怕漏掉一个可能与女儿有关的信息,他们的足迹遍布浙、苏、赣、皖、闽、沪六个省市。其中,光江西上饶,他们就去了11次。

  

  热心的读者,如果你在某地看到一个40来岁,身高1.57米左右,圆脸,左下牙断了两颗,右手掌背面有颗黑痣的女人,请和本报民情热线联系,电话是0571—85310888。

  本报通讯员 汪永春

  本报记者 孙连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