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5版:人文·图书新闻
3  4  
PDF 版
· 图书流行榜
· 《上帝之肋》
· 50年再读凯鲁亚克
· 畅销书未必有钱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畅销书未必有钱赚
业内人士详解出版界“数字游戏”
  本报讯 近日,有消息称,一位国内网络写手新出版的武侠小说,在短短十多天内狂销8万多册,在出版业颇为平淡的现在,其“走红”指数颇令人咋舌。但是记者发现,奇怪的是,如此“走红”的一本书,在国内知名图书排行榜和知名图书网站排行榜上却不见踪影,同样,在杭州各书店的排行榜上也遍寻不获。

  昨日,我省出版界一位资深业内人士透露,为了吸引眼球,提高销量,某些出版社存在炒作数字的浮躁现象;特别在高风险的畅销书操作过程中,首印数、第一次印刷数、发行量、发货量和销售量等各种概念成了 “数字游戏”,也似“乱花渐欲迷众人眼”。

  “数字游戏”下的高风险

  首印数、第一次印刷数、发行量、发货量、销售量……面对这么多概念,到底哪个才是关键?昨日,出版界的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出面“详解”,澄清了出版界种种不同的数字概念及其差别。

  首印数是对于作者而言。比如,中华书局出版的首印数为60万册的《于丹〈论语〉心得》,意味着中华书局无论印刷多少册,都将按60万册付作者于丹版税。而实际上,出版社的第一次印刷册数一般都保密,通常为了规避积压风险,第一次印刷的册数一般都少于首印数。他以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畅销书《兄弟》为例,第一次印刷只印了15万册,之后市场反映良好,才再次印刷达到首印数30万册。

  这位业内人士解释说,出版社号称的发行量是实际印刷量,包括两部分,一是出版社把图书分发到各地书店的发货量,还有一部分就是留存在出版社的库存量。而发货量也不是实际的销售量,因为图书到达书店后,也包括库存、上架和销售三个部分。根据目前出版业内的“经销包退”规则,书店可以无理由退货,即滞销的图书可以全部退回给出版社,所以出版风险全部是由出版社一肩挑的。

  图书的实际销售量在短期内是很难被统计的。目前,除了新华书店系统和部分大的图书网站可以统计实际的图书销售量,分散的民营书店的图书零售量是很难统计的。

  走红离盈利有多远

  图书销售红火是否就产生利润了呢?这位业内人士说,这也是两个概念。他举个例子,比如一本图书印了30万册,实际销售了10万册,这在图书市场上肯定是一本走红的图书了,但它不一定就能给出版社带来利润。是否产生利润,要看剥离种种成本后的盈余,而不同书的成本相差很大,比如知名作家的版税和普通作家就不可同日而语。

  以《品三国》为例,他认为首印55万册的《品三国》要付给作者易中天及央视《百家论坛》14%的版税,风险颇高,很有可能是“花钱买个响声”。但他认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如此操作也有其道理,因为虽然就单本书而言《品三国》不一定会盈利,但它带动了上海文艺出版的易中天的其他一批图书,图书销售总量上升,又创了出版社的品牌效应,因此整体上上海文艺还是划算的。

  相比较而言,他认为中华书局的《于丹〈论语〉心得》风险更大,因为中华书局只有这本书,而没有其他于丹的书可以分摊风险。“所以,畅销书并不好操作,风险很大,真是冒险者的游戏。”

  他说,真正畅销的书是默默无闻的。比如《每课一练》,它是以产定销的,不会有库存。

  70%读者购书听信广告

  当然,为了吸引眼球,提高销量,浮躁之风刮过出版界,有少数出版社就直接炒作发行数字,就出现数字上了“虚火”而图书上不了排行榜的情况。

  “有调查显示,70%的读者进入书店购书都是听信广告、宣传和口口相传的,这可能是出版社的数字‘泡沫’产生的一个内在原因。”这位出版界人士称,在出版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种种出版“数字游戏”现象的消除,还有待时日。    本报记者 陈 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