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焜 王丽 孙连兴
本报通讯员 汪永春 邬枫颖 丁春早
本报讯 困难家庭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需要,众多热心市民加入了献爱心的队列,有的翻箱倒柜找新衣服,有的捐出多买的一桶油,有的捐了一袋米……时间一点点过去,爱心物资积少成多。
拎一桶油、扛一袋大米过来
今年45岁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他看了钱报的报道后,马上想起了自己家里闲置着的好几件衣服,他说,有些衣服是穿过的,但“有些是单位以前发的呢子大衣,崭新的!”周先生说。
夏先生在电话里的声音十分诚恳:“家里有桶20斤装的色拉油,怎么送给你们?”善良的郑阿姨愿意提供一袋10公斤装的大米……
昨天,我们接到了许多这样的好心人来电,有的读者尽管想捐的东西不多,但透过这些真诚的话语,我们分明能感受得到那股浓浓的暖意。
两个爱心家园提供场地
不仅如此,朝晖街道和长庆街道两个慈善爱心家园还热心提供场地,“这些捐赠的物资可以暂时放在我们这保管。”
朝晖街道民政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街道爱心超市在开办初期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捐赠的爱心物品往往因为不合困难户的需要而长期堆积,所以现在爱心家园对捐献的物品都会作筛选。“这次钱报的调查挺及时的,我们也希望能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今天起,我们两个街道的爱心超市开始接受市民的捐赠,如果您有多余的爱心物资,请将物品送至两个街道的爱心家园,地址分别为:朝晖四区爱心巷朝晖街道慈善爱心家园;杭州十五家园社区10幢长庆街道慈善爱心家园。
湖滨街道定向捐赠
“这个电饭煲真当好,正是我想要的,呵呵!”昨天下午,家住积善坊巷的沈茶花老奶奶,从同一社区的朱娟娟手中接过一只电饭煲时,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本报《别让“爱心”积灰尘》报道见报后,杭州湖滨街道也开始为辖区特困户组织定向捐助活动,让首批13位特困户受益。
今年87岁的沈奶奶,是东平巷社区的特困户,在社区组织的定向捐助活动前期调查中,她向社区提出了希望能得到一个电饭煲。
该社区居民朱娟娟根据社区要求,特意捐助了电饭煲,并和沈奶奶结成了帮困对子。
据了解,在这次定向捐助活动中,湖滨街道青年路、涌金门、吴山、岳王、东坡等辖区的13位特困户接受了定向捐助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