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7版:每日新闻·城事
3  4  
PDF 版
· 良渚申遗
踩下坚实一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良渚申遗
踩下坚实一步

●权威文物专家已认同良渚进入申遗预备清单
●出土精品文物排队回娘家 新良渚博物馆整装待发

本报记者 卢楠 杨晓政  本报实习生 吴雅兰
  气温骤降。雨时断时停。但这样糟糕的天气里,带着记者四处参观的张炳火,额头上却还是沁出了汗珠。

  “太兴奋了。”张炳火这样解释他的反常。

  张炳火是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主任。这两天,一条足够重磅的消息刚刚传到管委会——经过严格的审核,根据价值、保护现状等因素,我国的文物专家们对良渚进入我国申遗预备名单表示了认同。

  张炳火说,中国“上下五千年”常被国人挂在嘴边,可西方文物考古专业人士普遍认同的华夏文明历史却“只是3500年”。记者手头一本大英博物馆对中国史的介绍,也是如此。

  好在有了良渚。经过多方实证,良渚遗址可填补这之间1500年的断层——申遗成功,将是最佳佐证。

  一场5000年的马拉松,眼看要到终点。良渚遗址,就是那最后冲刺的100米。

  良渚“皇宫”上 租下“花果山”

  我们来到良渚遗址的核心地带——莫角山、反山一带。除了加油站,尽是一片绿色,原先林立路边的十多家废品收购公司杂乱的建筑物已不见了踪迹。

  “加油站不久之后也要搬。”张炳火告诉记者,往年专家们每次来考察,总念叨着,要保护遗址,首先要保护环境。“保护遗址,常要今人为古人让地。余杭的村民、企业,有牺牲精神。”

  原来,这莫角山遗址上,有一大块地是杭州市民政福利单位大观山果园的所在地。本来,果园种些桃树、梨树,并不影响遗址保护,可果园要发展,就要扩大产业、建厂房、移种高大的城市景观树、挖1米多深的坑……这可急坏了管委会——“把良渚文化比作一个国家,莫角山这里就是皇宫呀,万万动不得。”那,买下这块地,禁止动工?也得顾及人家的生活呀。

  和杭州市民政局反复沟通后,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保护遗址要放在首位。于是,有了现在这个折中的办法:管委会以每年50万元的价格租下果园数百亩土地,按照遗址保护的要求进行管理。同时,保留经济效益上佳的果树,维护果园职工的利益。

  用租地的办法保护遗址,这在全国恐怕也不多见。

  为申遗铺路 为历史搭桥

  申遗需要展示,展示强调环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境,就是道路和沿路的景观。

  从杭州老城区到良渚,104国道是交通主干道。如今的104国道良渚段,5公里多长的新柏油马路刚刚翻新过,双向4车道足有14米宽。道路两旁预留了未来的绿化带,年底前,各类绿色植物将扮美这条“申遗路”。

  接下来,瓶窑段10多公里的104国道也将开始路面专项整修工程。

  据介绍,两段国道整修完成后,新老国道的交接口将矗立起一座象征良渚文化的标志建筑。“让人一看,就知道良渚到了。”

  良渚遗址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叶维军说,为遗址铺路,算得上良渚人的“老传统”。1997年,在勾庄到彭公段,104国道绕了个昂贵的弯——1999年2月23日,全长16公里的南移路段竣工通车,总投资比原计划多“砸”了1亿多元。

  现在去良渚,已经可以看到新通车的升阳桥。这是通向新良渚文化博物馆的必经之路。

  有人打趣说,这还是座跨越5000年的历史之桥。

  新的文博馆 如撒一把玉

  过了升阳桥,一眼就看到宏大的黄褐色建筑群,这就是新良渚文化博物馆。互相连通的长方形造型,墩厚结实,让人马上联想到了良渚著名的出土文物“玉锥”。

  倘若有机缘俯瞰它,用博物馆设计师的经典比喻来讲,就能看见“在良渚大地上洒落的一把玉”。

  目前,新馆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进入了室内装修阶段,预计2008年可以向游客开放。

  这是个很有趣的建筑。只有1层楼,但面积达到了1万平方米,是现良渚博物馆建筑面积的整整5倍。总高接近一般建筑的五层楼,“天花板”真的“遥在天边”了。

  这也是目前浙江层高最高的博物馆。

  叶维军说,新馆主要分为三个展厅,分别向游客介绍良渚遗址、展示原生态的先民生产生活和良渚文明发展。

  玉器、石器、陶器等出土文物的陈列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新博物馆还要使良渚文化“鲜活”起来——5个露天庭院,河流汩汩,树木森森,原汁原味展示良渚先民的生活场景。这些树,是良渚文化时期就有的品种,栗属、枫香属、胡桃属、柳属……总共将有几十个品种。

  千件宝贝 回到娘家

  金屋藏娇,现在金屋已经初具雏形,就差屋里的美娇娘了。

  根据省文物局不久前制定的良渚遗址出土文物指定的收藏方案,现存省博物馆反山瑶山出土的总共5000多件精品文物中,有2500件将被移交到良渚文化新博物馆。

  11月,第一批1000余件文物精品已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移交给了良渚文化博物馆。

  日前,记者有幸先睹了这批尚未见过“市面”的良渚宝贝。

  “你看,这头盖骨从眉骨处切割下来,有明显的刀痕。”良渚文化博物馆的专家们昨天正在整理文物,张炳火拿起那个被文物和考古专家们视为珍宝的头盖骨器皿,由衷赞叹。

  头盖骨是从良渚卞家山遗址中的墓地里挖出的,切割处非常平整,记者甚至在上面还发现了数道刀痕。它的外表面则有Y型的纹路。“纹路说明这个奴隶去世的时候还很年轻,头骨还未完全闭合。”

  “用头盖骨作器皿,看上去很残忍,但这恰恰说明当时社会、阶级的形成。足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进入一个阶段的标志。”良渚遗址管理局文物局副局长蒋卫东说。

  另外,这次“回娘家”的文物中还包括玉琮、玉钺、玉璧、玉三叉形器等几乎所有的良渚文化玉器器类。

  璧玉三叉形器双面都雕刻着精致的神徽像,中间有一个孔洞,能插入另一个长形玉器,就成了古代男子的一件头饰了。玉长管是一个圆柱形的玉器,每一面都是完全对称,器物表面的繁缛花纹多达数十个,而每个花纹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令人叫绝。

  5000年前的人类用什么工具、什么技术做出这样的雕刻?目前不得而知。

  部分宝贝已在旧馆陈列。新馆开放之日,所有文物都会掀起“盖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