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3版:天下·焦点
3  4  
PDF 版
· 布什黯然送别博尔顿
· 博尔顿:最好斗的“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跛脚总统添“新伤” 美国鹰派再“折翅”
布什黯然送别博尔顿
  美国政府4日宣布,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约翰·博尔顿提出辞呈,总统乔治·W·布什已经批准,允许其未来数周内任满离职。

  有关博尔顿的任命,布什政府和参议院一直意见不和。在联合国,博尔顿立场强硬、行事粗暴,因此引发许多外交官不满,甚至一度令美国和联合国关系紧张。

  博尔顿辞职,他在美国政坛引发的争议可以暂告停歇。联合国总部里,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争锋也能略有平息。

  布什痛失博尔顿

  措辞严厉谴责反对者

  宣布博尔顿辞职消息当天,布什和博尔顿一起在白宫椭圆办公室短暂露面。《华盛顿邮报》5日文章形容说:“布什显得非常恼怒,因为不得已要抛弃博尔顿。”布什本人也明确表示:“我对此不高兴。”

  布什当天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谴责迫使博尔顿辞职的政敌,认为他们阻挠博尔顿任命纯属党派之争,完全不顾国家外交政策需要。他说:“他们选择阻挠他的(博尔顿的)任命……不顾及这会扰乱我们在这个敏感、重要时期的外交工作。这种顽固的阻挠对国家不利,会令有志于服务国家的有才华的男男女女感到气馁。”

  去年3月,布什提名博尔顿出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但遭到民主党和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反对。反对者认为,博尔顿质疑联合国作用,立场强硬,行事方式生硬,不适合担任这一职务。

  按照美国法律,没有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任命常驻联合国代表。为规避这一规定,布什特意选择在去年夏天再次提名博尔顿,因为当时美国国会正处于休会期间。因此,去年8月,博尔顿终于成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辞职实属无奈

  民主党又一“战利品”

  今年年底,博尔顿任期将至,如果再次提名其为常驻联合国代表,布什将再次面临参议院反对。与去年相比,布什所属的共和党在今年11月7日美国中期选举中败北,失去对参、众两院多数席位的控制。明年年初,民主党即将接替共和党成为国会多数党。届时,布什更不可能获得参议院对博尔顿的任命。

  权衡利益得失之后,布什只能接受博尔顿的辞呈。《纽约时报》5日文章认为,同意博尔顿辞职显示,布什政府不愿意为此再次采取“迂回战术”。

  《纽约时报》援引布什政府官员的话说,博尔顿其实特别不想离开,副总统迪克·切尼也试图找到绕开参议院的办法。白宫还试图找其他办法让博尔顿留在联合国,招数之一是任命他为布什总统的特使,或任命他为其他不需要参议院确认的职位。但如果真这样做,势必加剧府院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博尔顿和切尼不得不放弃。

  离职成转折点

  布什主义需要改变

  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约翰·克里4日说,对布什政府来说,博尔顿离职可能是个转折点。

  克里说:“由于中东地区处于混乱边缘,来自伊朗的核威胁增加,我们需要一名得到国会全力支持的常驻联合国代表,而且能够集合国际社会力量,应对我们面对的严重威胁。”

  克里说,博尔顿离职给布什任命一名新人出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创造了机会,“这个人必须拥有团结我们国家和世界所必需的支持”。

  俄罗斯新闻社4日援引俄外交部一名发言人的话说:“博尔顿是非常强硬的专业人士,即使在包括联合国改革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上,他都支持极其苛刻的观点。”

  这名官员说:“我们希望继任者能够克服他做事过分苛刻的毛病,与此同时,保留和发展与我们合作的积极经验。”

  继任人选不明

  驻伊大使呼声最高

  明年年初,博尔顿任期即将到期。届时,谁会出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美国外交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仍然不明朗。

  目前,布什没有提名博尔顿的继任者。《纽约时报》认为,可能接替博尔顿的人选很多,包括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扎勒迈·哈利勒扎德、美国国务院顾问菲利普·戴维·泽利科、美国负责全球事务的副国务卿葆拉·多布里扬斯基和罗得岛州共和党参议员林肯·查菲。

  这些人选中,哈利勒扎德明年年初即将离任现职,最快将在今年底卸任。现年52岁的泽利科是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的顾问,被认为是国务院智囊团中最有影响力成员之一。他曾警告说,如果美国不及时调整伊拉克政策,可能遭遇“灾难性失败”。11月27日,泽利科宣布将于今年年底辞职。

  无论谁接任博尔顿,其辞职进一步影响到布什政府外交决策团队构成。今年7月,原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辞职,令赖斯少了一名副手。今年年底,泽利科辞职,赖斯又会少一名顾问。而眼下伊朗核问题尚未解决、黎巴嫩政局动荡,正是美国外交决策的关键时期。

  《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博尔顿辞职是“民主党夺得国会两院(多数席位)后,政治世界变化的前兆”。

  袁原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