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9版:每日新闻·市民
3  4  
PDF 版
· 让微笑永远
· 这些天,让座的真的多了
· ■各城市的“让座活动”
· 盼微笑长久 愿让座风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记者再上公交车,司机说——
这些天,让座的真的多了
  我们再上路·她和我同时起身

  当我昨天再一次坐上28路公交车时,心情就像晃动的车身般忐忑,“微笑”是否真的传遍了车厢?让座又是否渐成自觉的风尚?

  一抬头,瞧见鲜亮的“微笑招贴”。心头一暖,我相信,微笑是有魔力的。

  车厢内已满座。濮家新村站,上来两个抱着婴儿的乘客。像约好似的,我和邻座的一个女孩几乎同时站了起来,说了同一句话:“坐这里吧。”真是默契,我和她不由地相视一笑。

  闸弄口新村站,涌上10多个乘客,裹挟着两位老人。老人从第一排乘客身边走过,接着走过第二排、第三排,没人让座。我低头轻声叹气,突然听到老人大声说着“谢谢”,靠近下车门的一个长发女孩扶着老人坐下。等她站直时,我看见她的笑脸红扑扑的。但没有第二个人给另一位老先生让座。旁边座位上,戴眼镜的小伙子看着窗外,绿衣女孩拨弄着漂亮的手机。

  车启动了,老人的身体微微摇晃。一位大妈突然站起身来,把座位让了出来,两位老人相互推让着。我不知道此时坐着的年轻人是否会觉得惭愧?

  到终点站时,司机孔胜东说了一句让我很自豪的话:“这几天,让座的人真的多了。”我知道,其中有“微笑”的一份功劳。     本报记者  王磊

  我们再上路·遇到“连环让座”

  这是一辆贴有“微笑招贴”的38路公交车,车门车厢都贴着那微笑的面孔。

  昨天下午,我从起点站朝晖五区上车,一直到终点站清波门下车。全程总共有34位需要让座的人,没有得到座位的只有3位。

  一路过来,我印象最深的让座镜头是这么一幕:

  车到中大广场站,塞得满满的,上来一位大伯,拉着扶手。他身后一位30岁左右的女士,坐在座位上,正好面对着“微笑招贴”。约过了两分钟,不知道是看到了那几张笑脸,还是别的原因,这位女士站了起来。“大妈,你来坐。”她拉拉一位50多岁阿姨的衣角,阿姨回头看了看,正要坐下,发现了那位大伯,连忙摇摇头:“让这位老同志坐吧。”

  司机说:“现在让座的比以前多多了,刚才一路过来有很多需要让座的,大部分人都让了,好多人会看看门上以及车上贴的笑脸。”

  我偷着乐,虽然也知道并不全是“微笑使者”的魅力,但我由衷希望让座的人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 陈伟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