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葱茏的云居山上,有一帮子人每天早上都在那里唱歌,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唱的是耳熟能详的《青藏高原》,十年如一日。
本报讯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清晨的云居山被薄雾笼罩,一曲高昂的女声合唱《青藏高原》回荡在群山之间。四处搜寻,发现声源来自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左侧的平台上。
那是一支普通的晨练队伍,由十多位五六十岁的妇女组成,此时的她们完成了太极剑、木兰扇等运动,又开始一天的放声歌唱。只见每个人都随意地站着,跟着录音机里的旋律运气、发声。神情比歌唱演员还投入,歌声比百灵鸟还动听,尤其是最后的高音部分,更是非常入味,让人听了意犹未尽。“这首歌我们都听了好多年了,她们天天练,能不好嘛。”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一位工作人员笑着赞叹道。
“我们都是因为她才开始唱歌的。”队员们指着一位穿紫红练功服的队员说。她叫郑海琴,兼职大家的唱歌老师。“十年前,我开始在这里锻炼身体。后来因为上老年大学接触到了声乐,非常喜欢,于是每天早晨运动结束后我就想亮亮嗓门,渐渐的,晨练队的人也都喜欢上了唱歌。”
每次想学一首新歌,郑海琴都会想方设法将这首歌的带子拷贝过来。等晨练结束后,大家就跟着带子里的原声唱,用不了多久,个个都能学会。“我们很少唱通俗歌曲,一般都会选择那些民族歌曲学,而《青藏高原》则是每天必唱,因为它的音域非常宽,唱起来很带劲,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考验。”郑海琴说。
记得刚开始当众唱歌时,很多人都有点不好意思,不敢放声。然而围观者一遍又一遍的掌声给了她们信心,歌声更动听了,表情更自然了。“与室内唱歌比,山中空气好,环境优美,唱起歌来更无拘无束,心情很畅快。”郑海琴介绍道,“有人看到我们天天在唱,便戏称‘疯子’,大家觉得也无所谓。”
随着歌唱水准越来越好,大伙就想着四处找能练歌的地方。“当然得经济实惠。前段时间我们就找到了植物园附近的一个茶室,那里有卡拉OK,AA制每人出十五元,开开心心唱了一整天。”队长金小玲说。“反正啊,现在大家的身体都不错,而且一唱起歌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 本报记者 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