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经过半年的苦心研磨,我省剧作家钱林森日前终于如期向央视国际电视公司交付了50万字的电视剧本《李小龙传奇》,他也为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是他几十年创作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次创作。如今,这部向北京2008年奥运献礼的鸿篇巨制已箭在弦上,即将开拍。
昨天,钱林森对记者回想起半年前,金牌制片人俞胜利将这一创作重任交给他时,那种至今犹存的忐忑不安的心情。他说,写李小龙,这与当初俞胜利请他编剧《大宋提刑官》绝然不同。一个是历史剧,虚构的成分多,对他来说有经验,驾轻就熟些。而李小龙实有其人,他18岁去了美国,他的主要人生经历是在国外度过的,也就是说一个生长在西子湖畔的钱林森,要去描绘一幅大洋彼岸的生活蓝图。离自己的生活太远,这是一个作家最棘手的事,但钱林森最终还是下决心揽下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活。
对一个剧作者来说,谋篇布局并不太难,钱林森将这部容量为40集的电视连续剧,在结构上分为三大段:第一为乱世少年,主要描写李小龙在香港的经历;第二为青春励志,主要描写李小龙18岁到美国打拼天下,20多岁蜚声美国武坛,成为截拳道的掌门人的经历;第三为百折不挠,描写李小龙怎样闯入好莱坞的曲折经历。
钱林森说,难就难在这部戏中,外籍角色有几十个,占了全剧的三分之二,其中黑人白人,各种肤色,各种社会阶层的人都有。这些人围绕着李小龙展开故事,这些角色看似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每个人都必须是有名有个性有故事的。怎么办?钱林森说他只有依靠大量的国外的影像资料和研读外国文学作品来对人物进行构思和塑造,真是到了煞费苦心的地步。
钱林森说有时实在写不下去了,就只好扔下,开车出去散散心,调整一下状态,这主要是因为碰到了属于历史真实的部分,如何揉入到他设计的艺术框架里,还需动一番脑筋。
如今40 集的剧本已交付了,尽管制片人俞胜利、导演吴子牛和李小龙的家属,尚未提出什么意见,钱林森心里还是感到不踏实。但有一点他可以自信,他笔下的这个李小龙,将是第一部真实全面地再现李小龙传奇一生的作品,它应该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那种功夫片,他情愿把它称为一部偶像剧,一部对当下年轻人有启发意义的青春励志电视剧。
本报记者 丰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