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徐业刚 林燕)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航班延误次数已占航班总数的三成。面对较高的航班延误率,昨天,记者从浙江民航管理部门获悉,我省将多方合力加强航班延误处置,以保障航班安全有序运营。
在省级机关工作的范女士,今年出差五六次了,来来回回乘了10多次飞机。据她介绍,10多次乘机中,约三四次是航班延误的。延误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算是很平常的事。最久的一次她所乘的航班竟延误了3个多小时。
据民航浙江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1至9月,我省计划航班总量为57137班,航班正常率仅为70.65%,低于全国民航同期航班正常率9.73个百分点。而去年,我省航班正常率为81.27%,低于全国航班正常率只约1个百分点。
从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到,航空公司计划、流量控制、机务维修,分别占到延误航班总量的49.2%、37.8%、2.7%。有关人士表示,从这些造成今年前三季度浙江民航航班正常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中,不难看出,航空公司计划不当等是造成航班正常率下降的首要因素,也就是说,约有一半的航班延误是由此引起的。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航空公司计划原因属于可以控制的因素,航空公司科学安排运力,完全可能避免许多航班延误的发生。相比之下,流量控制属不可控因素,但在航班实际运行过程中,空管部门与相关方面能有效协调,还是可减少流量控制延误的。至于机务维修也属可以控制因素,关键是航空公司必须提高维修质量、效率,提高放行率。
据了解,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和信息发布不统一,现在的航班延误,旅客常常很难及时获得知情权。为改变我省民航各单位间缺乏配合和协助,相互推脱多,行业整体系统性受到削弱等缺点,我省已成立了浙江民航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领导小组,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
据透露,我省将重点加强航班延误时信息资源的整合,除了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告知旅客,做好解释和安排外,管理部门要求作为航班延误处置主体的航空公司,科学合理安排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