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玉环百校开读国学经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诵读、导读、耕读,读行并举
玉环百校开读国学经典
■本报通讯员 缪丽君 ■本报见习记者 袁龙海 王科 ■本报驻台州记者 屠晨昕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老子》中的一句话,然而当这句话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女生嘴中说出,并用以解释她主动放弃班长竞选的原因时,剩下的是班主任合不拢嘴的惊讶。

  这位现在杭州读书的女生曾就读于台州玉环县的环山小学。对于玉环县100多所中小学的许多孩子来说,《老子》、《三字经》、《弟子规》这些旧时的启蒙经典,他们都耳熟能详,甚至能朗朗背诵。

  从今年4月开始,玉环文明办和教育局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县100多所学校中推广经典诵读。上周,本报记者走进玉环一些小学,目睹了孩子们读古文的场景——

  现场

  琅琅上口的清晨诵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清晨7点半,玉环县陈屿新民学校的近千名学生在操场上整齐列队,双手背后、昂首挺胸地吟诵着《三字经》中的名句。其间,有不少学生,随着韵律闭着眼睛,轻轻摇起了脑袋,显得悠然自得。琅琅书声、阵阵鸟鸣、丝丝晨光,依山而建的学校仿佛骤然间变回了古时的学堂书院。

  画龙点睛的课堂导读

  下午3点,在诵读《三字经》的童声中,玉环县干江镇中心小学二(2)班的道德经典导读课又开始了。当天老师主讲的内容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在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过后,语文老师以播放幻灯片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段劝人勤学的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口头作文环节,接连十几个劝学名句从学生们嘴里脱口而出。“经典诵读”让这群8岁的孩子享受着出口成章的乐趣。

  该校的诵读有较强针对性。在六年级(2)班,针对个别学生生活懒散、迟到早退现象,语文老师李辉金在诵读时间带领学生读《德道经》和《弟子规》。“朝起早,夜眠迟……”读了几遍以后,李辉金向同学们作了解释:古代崇尚闻鸡起舞,挑灯夜读。现在不需要这么辛苦,可是也要珍惜时间。就是这样,看似浅显的道理,在诵读中,慢慢植入了学生的心田。

  种地读经的耕读形式

  同样是在下午3点,干江镇中心小学校园附近的一块菜地上,四(1)班和五(1)班的学生们在这里上一堂“耕地”课。当天的内容是除虫,尽管寒风凛冽,学生们的热情却高涨着,成群结队地在菜叶间搜寻着害虫,每抓到一条就会兴奋地大喊,显然乐在其中。

  阳光下的劳作使小朋友的额头上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老师带着孩子们背起了《悯农》。这首古诗在一年级就已学过,可是,这样的切身体会,却让学生们第一次领会到了劳动的珍贵。

  校长吴立华对记者说,“浙江人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一点,我们在开展经典诵读的同时,向附近村民租了这块闲置的土地,作为学生的菜园。通过这种“耕读”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在一种特殊的氛围中回归宁静,在宁静中诵读,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面对面

  小学生:里面有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玉环陈屿新民学校——一家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室里,三个五年级学生坐到了记者面前,他们是女生尤菁菁、龚慧和男生徐辉。

  尤菁菁从老家贵州插班到玉环,已读了两年。这个稍显瘦弱的女孩子口齿清楚,思维敏捷。她和徐辉合作的诵读小品《德道三字经》还代表学校参加玉环县经典诵读汇演,颇获好评。她说,现在除了老师安排的诵读任务之外,每天早晨六点到七点她还会额外再多读上一个小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喜欢读《三字经》,感觉里面的每句话都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而且里面有许多做人的道理,多数道理是父母从没讲过的。

  湖北十堰的小女孩龚慧说:“‘道德养精和神’,心情烦闷时投入地读一读,一下子就感觉平静许多。”

  徐辉来自安徽,他在菜场卖菜的妈妈并不了解儿子回家晚上在背些什么,总是催他早点睡。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徐辉都急得哭了,他借口出去玩,偷偷背老子的《道德经》。“不做坏事,要做好人,要有礼貌,这样做人我觉得心里很塌实。”顿了顿,徐辉又补充说:“中国古代文化很伟大,我们要把伟大的事业流传下去。”

  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为台州市名教师,省教坛新秀,玉环环山小学的林艳老师常带学生到公园、田野等地,观桥、赏花,进行实地观察作文,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玉环的橙熟了、黄了,林艳启迪学生:“这是个什么样的季节?”“正是橙黄橘绿时。”学生林家锋回答。

  林艳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古诗词在作文中的灵活应用,学生的作文增色不少,这一切都得益于经典诵读的日积月累。

  玉环陈屿新民学校的校长高炳军说:“我们这里有的学生刚来时,身上有些坏习气,动不动就打架,不但影响学习,若不加以引导,学生容易走上歧路。教学生读些古诗词,有利于他们修身养性。”

  家长:从“难以接受”到“感同身受”

  “经典诵读”开始时,部分家长的态度并不积极。一些家长认为,诵读篇目大多属于非考试内容,这种做法会给孩子增加负担;有的家长认为,古文晦涩难懂,孩子懂不了,教育意义并不大。不少家长是被动地施行着学校的各项要求,甚至有个别家长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配合。

  然而孩子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家长的态度。一位徐姓家长说,有一天晚上,9岁的女儿突然跑到她身边说:“《三字经》里写‘香九龄,能温席’,妈妈,今晚我也要为您暖暖被窝。”母亲被女儿突如其来的言行感动得流下了泪水。这位母亲告诉记者,诵读道德经典之后,她发现年幼的女儿突然长大了许多,甚至已经能够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劳了。

  “现在,家长们多数支持孩子诵读经典,他们自己也开始对圣贤文章发生了浓厚兴趣。”环山小学语文教师金小敏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不仅会认真配合学校辅导、检查学生诵读,部分家长还到书店自费购买了相关书籍,每晚和孩子一起读。

  众说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省教育厅基教处工作人员:“道德经典诵读活动”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文学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相关主管部门应慎重选择诵读书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工作在一线的语文老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引导,避免落入“只念不讲、只背不解”的怪圈,要努力引导学生在现代的观点中理解古文的内容,在日常的生活中运用古文的道理。下一阶段,省教育厅还将尽一步了解和研究玉环“百校道德经典诵读活动”,积极引导,适时推广其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这是我们的初步摸索

  玉环文明办主任徐春法:国家要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但是,除了文件精神以外,并没有规定操作方法。具体的形式需要我们自己摸索、创新。我们想到,古人是用‘诵读’来传承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等圣贤的道德文章的,为什么今人就不行呢?

  一种文化启蒙的方式

  玉环市教育局有关人员:以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为代表的道德文章和其他经典名篇名句,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血脉,可以对少年儿童起到文化启蒙的作用。

  关键是要关注人的发展

  安吉路实验学校校长骆玲芳:社会上很多人重视弘扬“国学”、继承传统,却忽略了“国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传统文化教育,其本质与落脚点都是关注人的发展,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作为最终目的。

  不能背离新文化发展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刘力教授:看待国学教育,首先应该看中它的出发点。弘扬国粹,继承优秀传统显然是正确的行为,但同时也要注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不能背离新文化的发展。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与时代脱离,都会遭到质疑。

  其次,“国学”教育不应影响国民教育。公民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任何形式内容的教育,都应该在确保义务教育顺利进行的情况下进行实施。

  曾几何时起,那些诵读了千年的经典古文,被封进了历史的故纸堆;那摇头晃脑读古文的场面,只存在于老人们的记忆深处。而今,校园重读经典古文,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哗众取宠的作秀?是弘扬国粹?还是脱节社会?读者您如果有您的见解,可登陆钱报网络版qb.zjol.com.cn发表看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