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1版:每日新闻·连线
3  4  
PDF 版
· 我省评出首届“十佳检察官”
· 地质勘探 掘出温泉
· 厨房也有 色彩顾问
· 铁人刘庆龄 血癌挡不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十佳检察官”的故事
铁人刘庆龄 血癌挡不住
  ■本报通讯员 吕国成 范跃红

  本报记者 薛建国

  

  在浙西南山区龙泉,有这样一位检察官:58岁,身患血癌,依然坚持一线办案;分管基建,自己分到的却是最底层的阴暗房子;担任基层领导干部22年,妻子还在一个小厂里干月工资800元的临时工;女儿因交不起几万元的学费,放弃了进省艺术学校就读的机会,但他却两次把市里的困难补助金让给同事……

  他,就是首届浙江省“十佳检察官”——刘庆龄。

  白血病,挡不住他的脚步

  2001年3月19日,刘庆龄遭遇了人生重大打击:他被查出患上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就是俗称的“血癌”!当时,他正任龙泉市检察院副检察长。

  随后,刘庆龄被送往杭州治疗。令大家吃惊的是,在杭州仅仅化疗了20来天,刘庆龄竟然不顾医生劝阻,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单位上班了。

  2001年9月老刘退居二线后,院领导让他安心在家养病,可他却仍然每天准时上下班。

  他时常对别人说:“我在岗一天,就要认真履行好一天的职责”。

  2005年,龙泉小梅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开始征迁工作,考虑到刘庆龄曾在小梅镇工作多年,群众基础好,市里有意想把他抽调到征迁工作组,但后来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决定另抽他人。获悉此事后,刘庆龄主动请缨去征迁工作组。工作组进驻小梅后,他爬山、下田、走村串户,不顾辛苦,四处奔波,在短短的4个月内就圆满完成了90多座土坟、7条电力通讯线路和一些房屋及菇棚的迁建工作,做了150多个农户思想工作以及完成了85亩耕地的征用工作,确保了工程如期动工建设。

  这么多年来,刘庆龄工作的脚步就没停下过。

  缴不起学费,女儿放弃艺校

  刘庆龄曾担任过许多单位的一把手,有着长达22年基层领导经历,但他从未以权谋私。妻子至今仍在一家私营药厂打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月收入只有800元。自从患上白血病后,10万余元的自费部分医疗费用已让刘庆龄家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如今还背负着2万多元的外债。为了减少药费,刘庆龄想方设法到药品经销处购买针剂,然后请单位的法医帮忙注射干扰素和化疗针剂。

  刘庆龄说,他最对不起的就是女儿了。2003年,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了浙江省艺术学校,可3万元的高昂学费却拦住了女儿的求学路,最后放弃了求学,不得不过早地进入社会打工。

  严谨克己,只为办案公道

  在刘庆龄担任龙泉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期间,他分管批捕、起诉等工作,经他签署批捕的案件有730多件,起诉案件有760多件。

  “不让一个好人蒙冤,也不让一个坏人漏网”,这是他的座右铭。

  1997年,龙泉林业部门发生一起贪污案件,因证据很难收集,对方社会背景又较复杂,案件一度陷入僵局,一些同事开始主张先放一放。但他坚持认为该案存在很多疑点,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成功告破此案,当事人被判了5年刑期。

  2001年6月,刘庆龄刚从杭州治病回来两个多月。龙泉上镇发生一起凶杀案件,有人怀疑行凶者患有精神病。为查清事实,他不顾身体虚弱,冒着高温天气,与同事一起挨家走访,直至最终证实行凶者未患精神病,还受害者家属以公道。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