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导读
有资料显示,每年春节期间,城市的家政服务员就缺。专家分析,“保姆荒”实际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家政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肠梗阻”。“保姆荒”既是难题也是机遇,它给家务劳动社会化提供了契机和发展空间。
需求无法刺激供给?
市场需求会迅速刺激市场供给,这是经济学常识,但这一经济学定律在当前的国内家政行业没有应验:需求之热与供给之冷,形成反差。
又快到春节了。成都市民王敏盘算着找一个保姆,因为年过七旬的父母,要来自己的家过年,几天后就到,自己和丈夫平时工作忙,家务事也不能让已经上了年纪的父母亲干,所以,想找一个能吃苦的保姆。接连几天,王敏在劳动力市场转悠,结果,竟然找不到一名合适的保姆。
王敏的困难,也是不少城市居民的困难。
每逢年终岁末,城市都会出现“保姆荒”。一项统计显示,在上海市区300多万家庭中,约有1/5(即60万户)需要家政服务。若按一个“阿姨”平均为3户家庭服务计算,“上海人家”需要约20万“阿姨”。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我国70%的城镇家庭有家政服务的需求,这意味着目前大约7000万个城镇家庭中蕴藏了近5000万个就业机会,这对于一个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好消息。尽管近年来保姆工资上涨,但“保姆荒”这个奇怪现象一直没有根本改观。
“保姆荒”反映城乡群体差异
21岁的保姆张慧在自己房间里收拾行李,要回乡下老家。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在雇主家里这么卖力,结果还是被这家人说三说四。可雇主刘先生有苦难言……张慧来自农村,在语言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很难融入这个家庭,特别是她不太懂得待客之道。
农村保姆张慧和城市雇主刘先生之间的冲突,折射一个重要现象:城乡两个群体在“零距离”生活中的巨大文化冲突。
这个冲突使得保姆与保姆雇佣者无法稳定融合。在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当代社会中,城市人与农村人在生活方式、观念上的差异,是大的。正是由于城乡生活条件的差异,使得保姆和雇主之间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技能培训来解决的。
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保姆们,虽然平时注重经济收益,但一到像春节这样特殊而重大的传统节日,便不由自主地超越经济收益的考虑,要求回家。一位来自四川农村的保姆,曾经对采访她的记者说:“‘过年团圆’是我们家乡多少年来的风俗,过年的时候,就是加再多的工钱,我们也要回去过年。”
“保姆群体”生存状况
保姆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是保姆队伍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此外,家政行业缺乏职业化管理,即缺乏稳定的行业规范和体制保障,也是“保姆荒”产生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我国现有家政企业90%以上属于中介性质,家政企业与家政服务员之间没有劳动关系,实际的雇佣关系是在雇主与家政服务员之间发生的,保姆(家政服务员)和雇主之间的雇佣行为,不受劳动法的保护,这是家政服务行业深层次问题和现实纠纷的根源。春节等法定节假日期间,能不能对保姆落实“三倍工资”制度?保姆在擦玻璃窗时掉下来摔伤以后,能不能享受工伤待遇、获取保险?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保姆的节假日工作,很少能得到翻倍收入。在雇主家一旦发生意外,往往发生争端,除了诉诸法律,赔偿与抚慰,就主要看雇主的道德水准和同情心了。没有安定感,是不少保姆干不长的又一原因。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保姆荒”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缺乏职业化管理,所以,市场才会出现“或饱和”“或紧”现象。然而,在实行雇佣制的一些家政公司,就不存在保姆春节离岗的问题。比如,上海某家政公司在2006年新年期间近200名保姆无一人请假回乡。原因在于用人单位是雇佣制公司,所有人员都是雇员,节日休假必须按照公司的规定执行。同时,“职业化管理”还给保姆群体带来了直接收益。事实上,只有当保姆成为公司雇员,并且受到工作规章的约束后,家政服务才可能真正走出“保姆荒”的尴尬。
“难题”和“机遇”并存
专家分析,“保姆荒”和“民工荒”,折射出当今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消费市场上地位的变化。以前由于供大于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如今供求关系变了,尤其是保姆市场,求大于供,价格自然上涨。
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建纪建议,要解决“保姆荒”,就必须多方博弈。首先,需要加强职业化管理以及培训教育,提高保姆群体的文化素质。其次,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需要“两条腿”走路。
成都市安位家政公司总经理宋瑞认为,提高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的认同度,是十分必要的。对城里人来说,节假日的休闲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记,保姆同样有休闲的权利。
张建纪说,“保姆荒”使得解决保姆资源本地化问题,以及家务劳动社会化问题,变得更为迫切。政府部门应该多动脑筋,花一些力气,解决好保姆资源本地化问题。
“保姆荒”既是难题也是机遇,它给家务劳动社会化提供了契机和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加强家政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使之更加职业化和规范化,如何降低农村妇女、下岗职工等的求职成本,如何满足困难家庭的劳务需求,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这些问题值得全社会加以关注。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