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生命
3  4  
PDF 版
· 光明诗颂穿越2006视觉复明的暖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光明诗颂穿越2006视觉复明的暖流
■本报记者 谷伊宁 王 蕊 本报见习记者 徐洁 本报通讯员 傅跃增 余宁宁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潘良干
  本报生命工作室与浙二眼科一起用诗歌回顾本报报道过的捐赠与受赠的故事,爱仍在传递

  穿越2006视觉复明的暖流

  《致光明的使者》

  假如给你三天光明

  我希望你还是你——用心读生活

  假如我的眼里暗了世界

  我祈祷你是我的灯塔

  你心房如蜻蜓般的复眼

  已把自然看的清晰透亮

  你手上敏锐的指纹

  触摸着众生与你的心灵之交

  你坚韧的灵魂

  将缺憾写成世纪的惊叹号

  你灿烂的一生

  让健全人的懦弱蒙羞含愧

  你是绿色母亲的赠予

  野树花丛滋养了你

  山风水色引领着你奔赴光明

  书香载你驶向美妙的彼岸

  我一遍遍在奇迹中寻找着你

  那朵绝世的上帝奇葩

  点燃你心灵之灯的伟大师者

  永远立在你身后。

  ……

  2006年的时光即将穿梭而过,带着光明永续的祈望,昨日,本报记者和白衣天使,与我省角膜库捐献第一人的家属,以及9位捐献眼膜的志愿者一起举办了讴歌光明的诗颂会。带着崇敬、揣着爱心,我们再次呼吁更多的“器官捐献”让生命重放异彩!

  我用你赠我的视线

  抚摸你纯洁的人性

  “送你我最珍贵的礼物,希望你更加幸福。”“因为你的赠与,让我感到世界无比美丽。”昨天下午,浙江省角膜库捐献第一人、退休护士潘尚玉的老伴赵老师和女儿,与接受捐赠重获光明的王小彩两夫妻,4双手握到一起,因为潘阿姨的捐赠,两家人亲似一家,赵老师看着王小彩的眼睛说:“亮了,跟我老伴的眼睛一样明亮!”赵老师特地带了潘阿姨生前的一些照片,送给王小彩做留念。“老伴生前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她一直在影响我们这些身边的人。她对你们的祝福也是一样。”

  今年7月18日,潘尚玉老人走完了生命历程,她的老伴和女儿遵照她的愿望,将她的角膜、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当天下午,潘尚玉的一只眼角膜在患眼疾20多年的余姚农妇王小彩眼中重放光彩。

  时隔5个月,捐受两方都在记挂对方,昨日一见面,略微颤抖的手握在了一起。赵老师说一直关心着王小彩的眼睛康复;王小彩的丈夫王金龙说,他们在杭州又多了一个亲戚,一直在记挂赵老师的身体。

  王小彩夫妇昨天一大早从老家余姚赶到杭州,他们定期来杭州复诊,这是第3次。浙医二院眼科中心邱培瑾博士给王小彩又做了详细的检查。“恢复得比较正常,一定要坚持每天滴眼药水,过年之前就可以来拆线了。”王小彩和丈夫的脸上又浮现出感激笑容。

  潘阿姨的女儿赵萌为了赶上昨天的光明诗颂活动,前天半夜从苏州出差回杭州。她陪着父亲,早早到了现场,等待王小彩夫妇。“王阿姨我一直没见到,就是想看看她的眼睛。我妈妈的愿望达成了,我们很为她感到高兴。”

  本报读者、志愿者丁红老师一眼认出了赵老师,她说,就是因为7月份看到钱江晚报的报道,特别感动潘阿姨一家的义举,她自己也找到了捐献的路径,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做件好事。当赵老师听说有上百位读者因为晚报的报道加入志愿者队伍,又感动又欣慰,他说,老伴抛砖引玉的做法受到社会那么多人的认同,就意味着还有更多需要移植的眼病患者有希望重见光明了。

  奔波全省30个偏远地区

  汽车医院拯救3万盲人

  我省最大的角膜库设立在浙医二院眼科中心。省科协副主席、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介绍,我国有数百万患者需要移植角膜重见光明。昨日,姚克教授和眼科中心10位年轻的医务人员,颂读了光明诗《相信未来》,鼓励人们薪火相传,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让生命再生和复活。    

  1999年,姚克教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九届二次会议上,与3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一起签名提出“要求制定人体器官捐献法”的议案。潘尚玉老人和家属的义举推动这一议案能尽快成为现实。“社会的高尚风气逐步形成的同时,器官捐献立法也更加迫切了。”姚克教授说:“在国外人们都是身前填写器官捐献志愿表,并带在身边,一旦发生意外或正常死亡,就按法律程序捐献,使无数病痛中的生命得以挽救。”在我国,阻挡光明降临的是角膜来源的稀缺。杭州市一年开展的复明手术仅在100例左右。我省角膜等器官移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但是医术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进步,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未来”。

  在光明诗颂现场,姚克教授介绍了一组令人震憾又令人动容的数据:在过去的10年中,医务人员驱车浙江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和海岛共30多个市县区,行程累计20余万公里,免费接诊2.5万余人次,免费实施复明手术3万余例。

  3万只白内障眼睛摆脱了黑暗与浑沌。他们中有兰溪百岁老人祝五奶,有永嘉失明30多年的老红军郑九洪,有仅5个月大的先天患儿小钰姗……他们永远记得隔着显微镜背后白衣天使那双温柔的眼睛,那颗善良的心灵:10年前,全国首家“浙二汽车眼科医院”成立;之后,与省卫生厅、省残联、省老年基金会和省民政厅等共同组织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百名寻盲”、“千人复明”等数十次送光明行动。

  “10年光明历程得益于社会各界源源不断的爱心捐款。‘我看到了!’‘这是花,这是树!’‘这是你的笑容!’手术复明后患者重见光明喜极而泣声、笑声、惊讶声让我们最最满足与快乐!”姚克教授表示,他们还将利用休息时间,把“汽车医院”开到更多的贫困地区,为我省数十万白内障失明患者送去光明。

  另一个好消息是,浙二眼科已经成功克隆了先天性白内障基因,使恶梦笼罩的先天性白内障家系后代终于看到了曙光。这项科研成果,得益于汽车医院在永嘉县一个贫穷小山村的救助行动。医生在当地发现了一个不幸的家庭,从外婆开始,四代人都得了白内障。这个家系难得的基因为先天性白内障研究开辟了蹊径。“今后可以在母亲怀孕时,进行羊水细胞DNA筛查,预测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下一代有否发病的可能,使他们的后代一出生就能看到光明的世界。”姚克教授充满信心地说。

  我愿意是你的灯塔

  现场捐赠志愿者素描

  志愿捐赠者名单:

  丁红、黄程慧、吴峰峰、王威、陈山先、李银良、郑再芳、李柳丹、魏菲

  新婚小夫妻一起填表捐献

  黄程慧和吴峰峰是一对新婚夫妻,今天一起来到诗颂会。妻子黄程慧说自己早就有了捐赠眼角膜的想法,只是一直不知道去哪捐,所以听说有这个机会后就急忙赶来了,丈夫吴峰峰忙插话道:“她有这么好的想法还瞒着我呢,还好你们打电话通知的时候,我正好在边上听到了,现在就粘着她过来了。”

  小两口说话挺实在,他们相信好人会有好报,也要像潘老那样帮助身边的人。

  为了外婆也给自己送份生日礼

  李柳丹一直安静地坐在角落,她的爱心行动源于她几乎失明的外婆。原来,李柳丹是外婆从小带大的,但外婆天生就有眼疾,动了两次手术都不见好,现在一只眼睛完全看不见了,另外一只视力也很模糊,至今为止,就连自己外甥女婿和刚出世的曾外孙的相貌都没看清过。“外婆最喜欢看越剧了,每次电视里放越剧,她只有把眼睛贴到电视屏幕上,才能看到一点模糊的影像。我现在城里工作,每当戏院里有新剧上演,我就很想买票让外婆来看,可她连村子都没法出。”李柳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外婆能在有生之年,清清楚楚地看一出越剧。“过些天就是我的生日,我要把角膜捐赠志愿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

  驾照里夹着角膜库联系电话

  王威今天早就约好了个大客户,但又不愿错过这样的机会,所以一签完捐赠意向书,就赶去机场接客户了,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临走前,她问记者又要了一份捐赠意向书,说是让弟弟也填一份。就在她把东西放进包里的时候,一个小细节让记者好生感动:王女士的驾驶执照里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记着一串数字正是省角膜库的联系电话,而她一直贴身带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