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发现
3  4  
PDF 版
· 火球在树顶
跳来跳去
· 科考深入
“苏武牧羊地”
· 国外媒体昨日发现
· 多数美国民众 不知“转基因食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科考深入
“苏武牧羊地”

中国本科学生完成俄罗斯贝加尔科学考察
  ■本报通讯员 罗静 本报记者 俞熙娜

  

  本报讯 近日,“南京大学贝加尔科学考察报告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生命科学院的40名本科生和6名教师组成的“南京大学本科生赴贝加尔湖综合科学考察团”,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技术大学的密切配合下,开赴“苏武牧羊地”——俄罗斯贝加尔湖,进行综合科学考察18天。这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地学教育规模最大的一次本科生境外科考活动,就“小海地堑的成因”这一主题提出了一些与俄罗斯科学家不同的观点。

  在贝加尔湖“上课”

  贝加尔湖是个举世无双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国际著名的地质教学场,全世界地质学家云集的科考地。18天中,考察团在这个大自然赐予的科学殿堂留下将近3200公里的足迹,亲眼目睹了那些以前仅能在书本上看到或者通过耳朵听到的栩栩如生的自然景观,带回来各种标本659种3453块。这些标本为南大师生研究贝加尔裂谷的形成机制及新构造运动的动力学特征、研究高纬度地区的冰川、河流、湖泊的地貌特点、探索贝加尔湖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考察中中国队聘请了俄方5位科学家(包括1位两院院士)共同参与野外实践教学。整个考察活动中以英语为交流语言,使学生们在本科学习期间就能得到与世界一流科学家在野外共同开展研究的宝贵经历。

  本科生真刀实枪上

  这次科考对本科生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他们真刀实枪走上科考战场。

  科考队成员说,在西伯利亚的这些日子,用“艰辛”和“疲劳”两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首先是食不甘味。由于饮食习惯的天壤之别,俄方厨师烧的菜几乎没有一点中国菜的味道,不合同学们的胃口,只有蘸着自己从国内带来的辣酱、咸菜或干脆泡一碗方便面,才能填饱肚子。

  衣食住行仅仅是“小CASE”,更多的则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考察团几乎每天8点半出发,将近22点才能回到营地,每日行程超过200公里,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这样的工作强度连团里的老地质队员也从没经历过。为防止采集到的动植物标本腐烂变质,每天必须及时处理。晚饭后,大家就挤在一间小小的木屋里工作,常常要到夜里三四点才能睡觉。

  在野外科学考察中,穿沼泽、钻溶洞是对队员们体能最大的考验。沼泽地的蚊子特别多,再怎么精心防护,露在外面的脸和手也会被咬得“坑坑洼洼”,而且一不留神就会“落水中招”,弄湿鞋袜和裤子;探考溶洞时,遇到洞口窄小的只有整个人僵直着一点一点地仰“爬”着进到通道里。由于通道太矮,还不得不四肢着地卧爬着前行,以防撞破脑袋。

  考察用上高科技

  为了保证科学考察的顺利进行,考察队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把高科技装在了行囊中。在距离科学考察半年的时间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软件学院和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三个院系的近十位教师和研究生,联手研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野外定位与数据采集系统(NDGDP)。装在智能手机中或掌上电脑中就能使用。

  团长朱国荣教授介绍说,这一系统在贝加尔地区野外科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每到一处,就拿出装有该系统的掌上电脑,轻轻一摁按键,通过天上的卫星信号,手机屏幕上立刻出现一幅电子地图,这时考察团身在何处便一目了然。此外,这次科考团还随身带上了同时研发的“贝加尔虚拟教学基地”和“移动教学网站”,每到一处考察,当地的地质构造形迹、地貌景观以及生物群种等方面的所有文字和图片信息都能及时补充到电脑里的这一“虚拟现实”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