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05年是中国的“博客元年”,2006年则是网络博客蔚然成风、各路博客“高人”引导互联网世界风起云涌的一年。
美国《时代》周刊的2006年度人物就因应了这一点,今年的年度人物,不是别人,是正在上网的“你”;而中国知名博客按摩乳,更被作为“你”的代表,向世界推介。
当博客由虚拟世界闯入并影响人们现实生活的时候,人们不由得开始思考:网络博客,究竟带来了什么?
名人博客:
是是非非未果
2006年初最火的博客非“老徐的博客”莫属,博客主人徐静蕾也称作“中国博客第一人”。
2005年底,新浪网为各路明星开设博客,徐静蕾等一批知名人士应邀加盟;徐静蕾“老徐的博客”点击量在数月内突破千万次,到目前为止已超过6600万次,成为无可置疑的中国第一。
紧跟老徐脚步,一批演员、歌手、电视节目主持人、运动员,以及包括潘石屹在内的一些知名企业家也纷纷加入博客大军。
随着名人博客越来越普及,有网友这样总结名人博客的内容:“或夹叙夹议记录日常流水账目,或忆苦思甜回顾成长道路,或透露独家秘闻吸引看客眼球。”
各式各样的名人博客论战迅即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意识到对骂没有任何意义,比如高晓松;也有人质疑博客的存在并毅然关掉博客,比如迟莉。
草根博客:
“恶搞”越来越猛
与名人博客相对的,是2006年全民参与的草根博客。
为数众多的草根博客“偶像”们在现实生活中大多默默无闻,从事着平凡的职业,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因为有独特的思想、别具一格的视角或令人耳目一新的创造力,他们在博客的世界里得到了众多网民的景仰和支持,影响力不在明星之下。
然而,博客多了,吸引眼球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许多特色鲜明、我行我素的另类“偶像”开始使用出格的手段、大胆的创意,将来势汹汹的“恶搞”与屡屡引起轩然大波的博客“爆料”行为推向了前无古人的“高潮”。
比如胡戈,他在年初因《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短片震怒电影《无极》导演陈凯歌,也赢得了在“恶搞”界极高的声誉;“网络小胖”,他因为自己极具肉感的脸蛋,而被无数网友竞相恶搞,俨然成为2006年的网络新宠;加上“假唱”表演夸张搞笑的“后舍男生”、公开向徐静蕾求爱的“山东二哥”等……
官员博客:
干群交流新招
今年4月,一个名为“医生哥波子”的博客低调诞生。此位博客主人不是普通的医生哥,而是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据媒体称,他是目前所知的开博客的在职官员中职级最高的。无独有偶,在同一时期,由河北省公安厅主办的“中国第一公安博客”也在新浪网诞生,目前点击量已超过千万次。
其实,早在今年2月,随着全国“两会”的临近和召开,一批“两会代表博客”已纷纷亮相;与此同时,在与广大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的卫生、教育、物价等领域,一些厅局级干部也尝试通过开博加强与群众间的互动交流。
随着官员博客日渐“时兴”,许多人期待其能够发展成为群众与干部交流沟通的、个性化的新渠道。
有专家认为,官员博客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行政模式,是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与时俱进的体现,有利于建立官民互信关系,值得鼓励提倡。
实名博客:
规范网络秩序
随着博客的迅猛发展,博客的所谓“想写就写”引发了大量侵权纠纷。在不久前宣判的“博客告博客”案中,法官认为博客网系开放性网站,文中内容具有广泛传播的客观效果,因此写作者应对其所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针对这一现象,前不久,中国互联网协会高层透露,我国正在探讨网络“有限实名制”,即“后台实名,前台匿名”——当互联网用户要在网络上表达意见时必须在网络后台登记自己的真实身份,但在前台则可以匿名——以此平衡个人隐私、公众利益与国家利益。据悉,博客实名制已进入拟定日程。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网民热议。支持者认为此举将遏制某些不文明、不理性的网上言论,加强文明、道德约束,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反对者认为实名制有可能给业界发展带来阻碍。
2006年已近尾声,千万博客和它们的主人期待着来年的博客世界更火、更有秩序。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