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5版:人文·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 诊断报告
· 为什么中国大片
反映的都是人性黑暗
· 迂腐的历史观和血腥
· 用得着老喘粗气吗
· 这孩子,终于长大了
· 暴发户的金碧辉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导演贩卖了什么——
迂腐的历史观和血腥
  带着出品人张伟平“拯救大片口碑”的豪言,我进电影院看了《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画面铺满菊花的大片,觉得这次130分钟还值,至少,比《英雄》和《十面埋伏》要值。由于故事脱胎于《雷雨》,相对于大片普遍的“富贵病”——故事讲不好,线索理不清,人物很苍白,《黄金甲》的故事结构基本完整,所有观众基本能看懂。这方面的口碑得到复苏。

  话说回来,凭《黄金甲》一己之力要想“拯救”国产大片口碑,依然力有不逮。倒不是“硬伤”让《黄金甲》无法发挥颠覆性作用,《黄金甲》故事基础扎实,细节考究,因此“硬伤”是近几年张艺谋电影中最少的一部。问题最主要还是出现在“软伤”方面。所谓“软伤”,就是《黄金甲》故事想表达的更人性化主旨,以及凭导演张艺谋今时今日的地位跟影响力,他的作品应该担负的责任,凡此种种,在《黄金甲》里基本缺席。我的评价是,《黄金甲》仍然只是一部比较好的商业电影而已,对张艺谋的大师地位毫无加分作用。

  《黄金甲》显然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目的无非是“票房黄金”,张艺谋大概也并没有太多个人野心,至多只是期盼舆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能“转正”。但正因为他叫张艺谋,观众对他的要求才会更多,更具体。这是客观事实,并不会因为张艺谋拍的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就有所改变。作为中国电影人的代表人物,张艺谋应该背负符合他符号的责任,但在《黄金甲》里,我看到了一个在艺术上逐渐怯懦;在创新上逐步僵化;在风格上慢慢失去自我的张艺谋。他已经隐身成为《黄金甲》这部巨大机器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很难觅到“张”这面大旗。

  仔细分析《黄金甲》,唐末宫廷人物造型是奚仲文做的;武术设计以及指导是程小东做的;音乐是梅里美做的。这么好的配搭,换成另外人来导,大概也不会糟到哪去。更关键的是,《黄金甲》背靠《雷雨》这棵大树,基本沿袭名著,已经把很多特别考验导演功力的地方给“摆平”了,整个叙事不需要也的确没什么出新的地方,那导演能做什么呢?我猜想,张艺谋最在乎的无非就是给《黄金甲》定色,比如里面大片的菊花,王子元杰的盔甲,大王的龙袍,王后的玉簪等等,金色跟黄色显然是《黄金甲》的主色调,从头至尾,侵略眼球。但其实一个画家也可以很称职地完成此事。

  另外就是选景,张艺谋选的肃州刺史府邸位于重庆武隆,这也是为追求影像效果而选。但这差事并不新鲜,算不上考验大师。《黄金甲》里面大场面交锋,运用的电脑特技基本无痕,有气势,但“人味”少了点,我认为还没有《墨攻》的“攻守场面”震撼。总结起来,老谋子在《黄金甲》中很少创新,拍得很省事,他更愿意克隆成功经验,比如名著、名演员、名歌手、大纯色等等,加在一起自然能挣钱又不会被人吐口水。

  当然,张艺谋对巩俐演技的拿捏还是独步中外的,较之一个月前的《迈阿密风云》,巩俐在《黄金甲》里完全脱胎换骨,发挥得异常充分。她的激情、眼泪、寂寞、阴谋时刻都在镁光灯中心,她抓住了一切细节来刻画王后的复杂跟无助。但繁漪本来在《雷雨》中就是最容易出彩的人物,巩俐的表现还称不上意外之喜。

  除张艺谋艺术追求的平庸外,我最不愿意看到的还是《黄金甲》对“封建”二字的贩卖。相对于欧洲中世纪宫廷,《黄金甲》的隆乳装开放得让人咋舌,但我认为“唐代本来很开放”其实是一个借口,如此装扮更多出于商业考虑。“封建”的血腥与惨无人道在《黄金甲》里“盛放”得比重阳菊花还灿烂,而且,基调是张扬、渲染。对照不久前与张艺谋对话过的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里的战争残酷场景,前提是人文意识,表述得客观真实,绝不是“刻意为之,越惨烈越有效果”。东西方大师的境界,不应该比我们看到的还离得远。

  拯救口碑,还是拯救“封建”?在商业压力之下尽量保持客观,不要动辄将血腥当成最大卖点,我觉得这才该是中国式大片的“自我救赎”之路。从这点看,冯小刚和《夜宴》没完成“自救”,张艺谋和《黄金甲》也没有。                 谭 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