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瞭望
3  4  
PDF 版
· 百姓期盼手机消费“厚道些”
· 投资5000万 开车不罚款
· 没有亲生儿女的“杰出母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赵积素29年资助68名贫困生上大学
没有亲生儿女的“杰出母亲”
  今年59岁的赵积素,从恢复高考第一年至今,节衣缩食资助了68名贫困学生上学,其中64名学生考上大学,另有4名高中生将在2007年参加高考。孩子们亲切地称她“赵妈妈”。

  贫困生的人生因她而生动

  如今已是重庆一所市属重点中学骨干教师的陈彰兰不会忘记29年前的那个深夜,赵妈妈来到她家里,拉着母亲的手说:“我就是穷得舔灰,也要把你的孩子送去读书!”第二天,赵妈妈把她送回学校,为她买好饭票、新衣服和学习用品,还留下零花钱……直到口袋里的钱掏空才离开。她读高中、大学的学费,在学校的购粮指标,甚至信封和邮票……能想到的,赵妈妈都给她准备好送到手里。这一送就是8年,这个山村因贫辍学女孩的人生因此变得生动起来。“赵妈妈一句承诺,改变了我的一生。”陈彰兰说。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赵积素开始了她漫长的助学之旅,“节骨眼上帮娃娃们一把,他们就能成才”。

  有老教师统计,光铜梁中学受赵妈妈资助的学生就有三四十人,今年读高三的学生中,还有4个是她赵积素的“娃”。

  县妇联主任苏敏算了另外一笔账:赵妈妈37年工龄,到今年11月底,工资总收入(含退休工资)不到14万元。除自己的生活外,她还要赡养95岁高龄的老母亲!

  “这岂是‘省吃俭用’几个字能够概括的。”苏敏说。1992年夏天,正当高三学生胡斌冲刺大学的关键时刻,父亲突然重病住院,胡斌连高考报名费都不知如何筹措。赵积素就找自己的亲戚朋友凑、借、要。奔波半个多月,2000元钱终于凑齐。在资助他学费不久,赵妈妈就因家中变故急需用钱,背负债务7000多元。

  “只为减轻我心头的苦”

  “老赵资助贫困学生上瘾啊!”与赵积素共事15年的周生蓉老人说:“1981年她每月工资45元,一个月就拿出二三十元资助四五个娃儿。名声传出去后,暑天、冷天,雨天、晴天,总有家长或村干部带着贫困学生在办公楼前等她,他们握着老赵的手,就像抓住了希望。

  问起赵妈妈为啥几十年如一日那么辛苦自己,仍始终不渝地资助贫困孩子上学。得到的回答竟是一句平淡的话:“只为减轻我心头的苦。”

  赵积素还有另一重苦涩:自己不能生孩子。就是因为这个,丈夫多年前离她而去。

  她的家乡铜梁县安居镇七佛村,地处深丘地带,农民大多贫穷。“我自己没娃,许多乡亲的娃又因为穷上不起学,这不是又要走我的老路吗?想起这些我睡不着觉呀。”

  “到处都有我的娃”

  不能生育、感情危机、重病缠身……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打击,赵积素29年来从未停止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从一个到68个,每一个她都倾尽了心力。2004年,赵积素患上严重的肾病,全身肿得透亮。而她还继续照顾着住在自己家中的3名贫困学生。每天,她拖着浮肿的双腿,清晨煮粥、上午洗衣、中午治疗、下午买菜、晚上做饭,要从七楼上下4趟。同事们在整理她病历时发现,早在1991年,赵积素就患上了肾炎,却从没有治疗过。

  而这些,在赵妈妈眼中,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到处都有我的娃,我的生活非常幸福。”她说。

  仿佛为了证实她的幸福,赵妈妈拿出珍藏的300多封来信——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纺织工学院、武汉船舶工学院、重庆师范专科学院……信封上的邮戳从1987年到2006年。“我的娃都心疼我呢。”

  赵积素资助的贫困学生曾经或正在就读的高校有50多所。翻着来自不同学校的信封,赵妈妈点着右下角的落款:“他是军队干部、她是公务员、他是律师、他是工程师、她是教师、他和你一样是记者……”每翻看一个信封,赵妈妈都能讲出一段孩子的趣事。

  ……

  母爱如烛,在点亮儿女的同时,也点亮了赵妈妈的心,汇成一片光明。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