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每日新闻·生命
3  4  
PDF 版
· ●名医教你防治关节病
· 蚊子毒相揭秘
· 38家县医院“傍”上浙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2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农民看病省钱了,县城医生长进了,省城医生更有体会了
38家县医院“傍”上浙一
协作模式一举多得缓解看病难
  本报讯 温岭市大溪镇潘郎村62岁的孤寡老人张水根,在忍痛劳作半年之后,他前日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到杭州省城的大医院看看自己的膝关节还有没有救——因为关节屈伸疼痛,他几乎已无法行走,前天凌晨天没亮就出门,折腾一路来到杭州已是傍晚时分。昨日,他再次天没亮赶到浙医一院挂专家号,医生告诉他挺严重了需要手术,这让没带足钱的他更犯难了:来来回回到杭州看病太难了。

  然而张水根这样的看病难,因为浙医一院与38家县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将迎刃而解。本周末,浙医一院就有专家赶赴当地医院,他们将会同当地的医生一起会诊和手术。张水根更惊喜的是:由省城专家帮助在当地做手术,他的治疗费用估计将减少一半。

  医疗界的城乡互助,谁最受惠?浙医一院院长郑树森教授介绍:建立医疗联合体是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协作医院模式一举多得。

  农民可以就地治疗

  据悉,把大医院与县医院的资源进行整合为解决农民看病难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此项举措始于2000年8月,6年多来,浙医一院先后在协作医院会诊、接诊病人4000余人次,手术2000余人次,专家讲座、查房500余人次,接收协作医院特殊标本检查25万余人次,实行双向转诊5000余人次,参与抢救病人300余人次,接收医务人员来院进修1500多人次,还帮助协作医院开展了肝移植、肝癌、胰腺癌、胆管癌等疑难复杂手术、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肾移植、心脏介入治疗等多项新技术。当地患者享受省城高新技术的同时,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却按照当地医院的标准来收取,十分实惠。

  关键是,不少县城医生第一次与大医院医生同台手术,偷到了不少“拳头”,加上进修和熟识后的连线咨询,个人业务提高也非常快。

  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全国人民奔‘协和’,全省人民奔‘浙一’,就是因为目前我国优势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谈到建立协作医院的意义,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深有感触,他说,一方面不少人长途跋涉,异地就医,既增加了就医困难,又加大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导致了目前社会上普遍抱怨的“看病难”。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建立协作关系,是充分利用医疗资源,缓解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缓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本着‘资源共享、服务基层、共同发展、造福百姓’的原则,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扩大技术辐射力,带动全省医疗服务水平,并在深化卫生改革、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输出管理组建集团

  除了通过城乡医院协作,把现有学科和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输出之外,科研优势、品牌优势、管理优势的输出更能为缓解看病难撑足后劲。据悉,该院目前在攻克疑难病症,以科技创新提高医疗质量,以及建设数字化医院,改进医疗流程,缩短病人就诊和等候时间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今后将从建设医疗集团入手,扩大服务和管理的辐射力,不断提高协作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成为我省医疗界的航母,为卫生强省的建设添上重彩浓墨的一笔。

  本报通讯员 王其玲 本报记者 谷伊宁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