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5版:天下·世间
3  4  
PDF 版
· 泰指戏剧性强势反弹
· 印 度
象群进城“大闹天宫”
· 英 国
达尔文签名支票现身
· 希腊
银行遭遇连环爆炸
· 英国“预备厨房”吸引人
· 拉丹两入法军视野
· 意大利
满船尽带非法移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狂泻近15%后,政府重新解释控制外资“新规定”
泰指戏剧性强势反弹
  泰国中央银行19日宣布,为了减缓短期资本流入势头、抑制针对该国货币泰铢升值的投机行为,从当天起对进入泰国的短期资本收取高额准备金。此举引发泰国股市强烈反应。泰国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19日下跌超过百点,跌幅近15%,为该市场历史最大单日跌幅。

  在股市出现深跌后,泰国财长对外宣布,限制措施将仅针对进出泰国债券和商业票据市场的外资。其言外之意是政府对投资股市的外资将“另眼相看”。受到这一消息激励,20日泰国股市又以近9%的幅度跳空高开。

  严厉措施

  减缓热钱涌入势头

  泰国货币当局宣布的新措施规定:自19日起泰国的金融机构必须从客户用于兑换泰铢的外币资金中,提留30%上交央行作为特别准备金。准备金存满一年后还本,但无利息收入。另外,未满一年客户要求提取的只能获得准备金的三分之二,剩余三分之一作为特别税费收取。与商品和服务贸易有关的资金流动以及本国居民在海外投资收益的汇回资金不在限制之内。

  泰国央行此举的本意之一是想增加预期泰铢升值的炒家的投机成本,从而缓解短期资本流动对本国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冲击。根据泰国央行公布的数据,今年11月该国周均净资本流入为3亿美元,而本月第一周该指标更增至9.5亿美元。今年前10个月的累计额达到130亿美元。资本大量流入造成泰铢不断走强,自今年初直至12月18日,泰铢升值幅度达16%,18日其汇率一度升至35.12泰铢兑换1美元的9年新高。

  这些情况使泰国政府担心,过度资本投机活动会造成金融市场动荡,导致1997年的金融危机“噩梦重来”。在前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却未见明显成效后,泰国央行决定出台收取30%准备金的特别政策。这被认为是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泰国政府采取的最严厉的金融管制措施。

  市场反应

  创泰股“黑色星期二”

  泰国央行新政宣布后,尽管泰铢略有走软,但股市却大幅跳水。这一政策对于进入当地股市的外资而言,未来的直接投资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明显增大。另外,市场参与者还担心央行将出台更多严控措施。这些因素使未来市场前景黯淡,投资者信心大失。

  消息宣布后,交易者大量抛售股票、兑现利润,外资进入比重较大的银行、能源和电信类股票深跌,市场大落。数据表明,当天泰国股市账面损失超过8000亿泰铢(近230亿美元),是自1987年遭遇“黑色星期一”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天,被当地媒体称为泰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二”。

  当天,泰国证交所还首度启动了所谓的“断路器”机制。盘中泰证综合指数跌幅超过10%时,交易所宣布停市30分钟。泰国股市下跌也对周边国家股市造成冲击。雅加达、吉隆坡和新加坡股市当天跌幅均超过2%。

  各方观点

  本意虽好,措施过激

  一些市场观察人士指出,泰国政府金融政策本意虽好,但对市场反应估计不足。对外资限制口径的变化也使政策缺乏一致性,这容易影响该国证券市场的信誉度。泰国一些经济学家更认为,央行的特别政策显得“过激”,不仅直接打压当下市场,而且影响投资者的长期信心。

  不过,泰国证券和汇率委员会秘书长提拉猜提醒说,外资在考虑撤出时应三思而行,应等待政策进一步明朗化,否则可能错失投资良机。印度尼西亚财政部官员也认为,泰国股市振荡属于“短期”变化。

  新加坡一家市场观察机构的主管大卫·科恩认为,有关泰国可能再次陷入金融危机的担忧“缺乏根据”,目前泰国经济的基本面情况和1997-1998年金融危机前期不同,一个明显的差异在于当时泰铢汇率不断走软,而现在是本币汇率进入上升轨道。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